津云新闻讯:9月10日,天津大学举行天津大学辅导员发展论坛,正式设立1200万元的“天大辅导员”基金专门用于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切实提升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能力,天大还为首批8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授牌。辅导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他们服务学生、关照学生,是青年学子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天津大学高度重视辅...
《今晚报》 2023年9月7日星期四 (第13版)图为李建强展示《古今铜风》 记者 刘桂芳摄“燕赵飞鸢”天津大学风筝制作技艺高研班结业作品展,正在天津大学图书馆展出。现场展出的风筝作品,是天津大学风筝制作技艺高研班的学员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之后,呈现出的兼具传统技艺和创新表现力的佳作。现场展出的一款名为《古今铜风》的风筝,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该作品的作者李建强,是天津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他介绍,《古今铜风》...
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发起“感念师恩·我和我的老师”网络微视频接力活动,讲述师生之间的温暖传承故事。今天,一起走近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师生,听他们温情讲述——
在学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过目不忘,几百名新生的脸和名字能一下子就记在心上;他们是陪伴者,见证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他们是及时雨,学生有困难时第一时间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是引路人,当学生迷茫与困惑时,他们会点亮前行的灯……他们就是亲爱的辅导员老师。
9月8日,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天大新传学院”)迎来首届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天大新传学院于2019年成立,2020年招收新媒体方向电子信息硕士,是全国唯一将‘新媒体’写在院名首位的新闻传播学院。首届新闻传播学硕士的入学,标志着天津大学加速探索文工交叉融合,迈入新传媒人才培养的快车道,开始奔向智媒时代。
冯研院线上发布非遗学学科建设成果
9月8日下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下称“冯研院”)举办入学仪式,迎接2023级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新生,并向社会各界公布非遗学在学科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取得的核心进展。
近日,天津大学附属中学结合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9月5日下午,学校联合天津市烈士陵园红色宣讲团开展“与信仰同行,为青春导航”开学第一课活动,学校高一年级师生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六个必须坚持”的内容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深刻领悟自信自立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9月8日下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下称“冯研院”)举办入学仪式,迎接2023级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新生,并向社会各界公布非遗学在学科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取得的核心进展。
昨天,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了“向大美而行”──2023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入学仪式。仪式上,冯研院院长冯骥才介绍了非遗学在学科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取得的核心进展,并殷切寄语第二届非遗学硕士新生。
昨天下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向大美而行”入学仪式,迎接2023级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新生,并向社会各界公布非遗学在学科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取得的核心进展,可以说经过十多年的孕育和过去一年的培植,非遗学的种子已经扎根天津大学,绿意盈盈地成长起来。
近日,天津大学附属中学结合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9月8日下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下称“冯研院”)举办入学仪式,迎接2023级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新生,并向社会各界公布非遗学在学科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取得的核心进展。
9月8日,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天大新传学院”)迎来首届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天大新传学院于2019年成立,2020年招收新媒体方向电子信息硕士,是全国唯一将‘新媒体’写在院名首位的新闻传播学院。首届新闻传播学硕士的入学,标志着天津大学加速探索文工交叉融合,迈入新传媒人才培养的快车道,开始奔向智媒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