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的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园一年多来,已有超过2000家企业注册,吸引了一批敢想敢干的年轻人。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发表观点
作者杨丽雯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研究员
2006年起,我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工作,参与组建天津大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天津让我感受到中国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实践,以及推动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相关合作的努力。
目前,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冯伟教授团队已经成功为湖南博物院的400件珍贵文物建立了数字物纹,这有助于以更为科学的手段确保文物的身份安全。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孙涛团队提出的“并联机器人创新设计与调控理论”项目日前荣获2023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奖特等奖。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这个暑假,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2级学生周楷晋要发射一枚20公里射程、姿态可控的小型气象火箭,从小拥有航天梦的他最近正为此做着各项准备。资助这个创业项目“第一桶金”的,是天津大学宣怀学院。在该学院今年5月底举办的X-lab创业实战课结课暨创新创业学生工坊开营路演活动中,周楷晋的创业项目“‘星河云端’——小型气象火箭”征服了评委,一举拿下特等奖及10万元现金奖励,还获得了专业老师一对一的创业辅导,以及宣怀学院创业研学之旅的机会。7月中旬,受天大校友、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峰辉之邀,他和宣怀学院20多名怀揣创业梦想的天大师生在酒泉见证卫星发射升空。
结合当地高山茶产业,与台湾省青年谋合作、促发展。
为丰富村里娃的暑期生活,近日,区科协联合天津大学友爱相伴实践队开展“惠民兴县”暑期夏令营活动,为太平镇六间房村8岁至14岁儿童开展丰富有趣的特色课程,从手工制作到实验科普,孩子们动手动脑,在掌握课外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动手能力。
昨天,天津大学京津冀三地传统技艺类非遗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行。
8月15日,天津大学京津冀三地传统技艺类非遗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培训班在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行开班仪式。此次研培班主要面对京津冀地区有一定基础、渴望进修的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目的是提升他们对非遗的产品设计能力以及相应的品牌营销和推广能力,同时注重非遗与旅游的融合,通过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突出非遗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并将其打造为具有文化内涵和旅游特色的产品。
2021年7月16日,全国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称“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覆盖2162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共计约4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至此,全球规模最大的强制性碳市场在我国建成。经过3年发展,到了第二个履约期我国已经有2257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其中,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约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图/IC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持续扩大碳市场的绿色引
人类大脑,数百亿个神经元彼此相连,复杂且精密,与宇宙一样,大脑也是人类至今仍无法征服的未知世界,因为重量只有1000多克,大约3磅,人类大脑被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为“三磅宇宙”。如今,正在快速发展的脑机接口技术为人类了解自己的大脑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巨大的潜力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来到天津古文化街,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