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大学药学院赵燕军/王征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上转换纳米载体,其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产生紫外光,进而诱发Azo-CA4的顺式异构转变,达到选择性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目的;同时,无活性的反式Azo-CA4可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8月17日,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以下简称GTSI)2020年秋季学期正式开学。从8月初开始,来自国内外的学子们分批错峰入驻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GTSI过渡校区,截至16日,已有180名学生完成现场报到手续,其中本科生98人,ECE项目学生82人。
8月19日,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专题调研了天津大学期刊工作并作出指示,党委常委、副校长元英进陪同调研并讲话。期刊中心班子成员参加了调研,期刊中心汇报了我校期刊历史沿革、布局,期刊中心建设目标、职能、理念、意义等方面情况。
2020年8月17日,天津大学尉迟之光团队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Filip Van Petegem团队合作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diamide modulation of ryanodine receptor的研究论文,首次阐明了双酰胺类药剂与鱼尼丁受体结合的结构基础,为进一步理解双酰胺的作用机理以及抗药性产生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文雄画杰》是冯骥才关于中西文坛艺坛人物的散文集,作者既关心他们的艺术,更关心他们的性格、气质、命运、家庭、习惯与嗜好,以及诸多为常人所忽视的细枝末节。作为怀人记事之作,冯骥才以深情贯穿书写之始终。正如他在《文坛艺坛人物记》中所说的:“我写他们,与写小说或一篇理论文章是不一样的,感性多于理性。”观一个个人,就是在省视一段段历史。人倚靠在历史的怀抱里,历史又何尝不是寄居于人的身心之中?
8月17日,天津大学党委举办了“四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做好四史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辅导报告。报告会以在线方式举行,全体中层干部、教工及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班主任、专职组织员及党务秘书共100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及直播平台方式参加了报告会。
8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APSEC)的第二个五年工作计划英文版(The 2nd Five-Year Work Plan)正式获得21个APEC经济体的认可。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于18日下午闭幕。姚明、霍启刚等人当选为全国青联副主席。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出席闭幕会。会议选举产生了全国青联新一届领导机构。
为扎实做好“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充分全面展现建设成效,近日,天津大学召开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协调会,副校长王树新、相关部处负责人与重点建设学科负责人出席,王树新强调,“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既是对学校五年来聚焦“双一流”建设的全面总结分析,也是对学校五年来发展变化的全面检验和全面展示。会上,他对“双一流”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于7月29日在京召开,天津大学在卫津路校区会议楼设立分会场,校长金东寒、副校长王树新、研究生院班子成员以及各学院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副院长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会后,天津大学组织全校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深入学习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
近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仰大勇教授课题组在化学领域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通过DNA动态组装在细胞内构建类细胞器结构并调控细胞行为的研究。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郭小翠博士和李凤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相关成果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支持。
2020年8月14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国务院港澳办、中科院、中国铁路等单位支持的2020年青少年“云上科学营活动”全国开营仪式成功举行。活动邀请著名科学家张伯礼、李兰娟为全国营员做专题报告,开启全国青少年的科技探索之旅。
人类需要一种既能抑制和减少Ab聚集,又能调节乙酰胆碱失衡的联合治疗来实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通讯员:杨葆堃 )8月10日,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美蓉率队赴青海民族大学访问,设计总院董事长、党委书记程万海,总经理袁大昌院长,设计总院全体班子成员及设计部门负责人陪同访问,并就南山校区培训公寓建设方案进行汇报。青海民族大学校长马维胜,党委副书记阿进录,副校长尕宝英、赵之重、王刚、马成俊,校纪委书记周引民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会议由校长马维胜主持。座谈会上,马维胜校长代表青海民族大学
近日,天津市教委公布了2018-2019年度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和高校智库建设项目评审结果,我校21项成果获奖、3家智库评选优秀。在2018-2019年度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评审中,我校21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均在天津市名列前茅,获奖数量占全市获奖数的24.7%,一等奖数量占全市一等奖总数的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