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通讯员 黄帅飞)9月23日至25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落下帷幕。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研究院代表队——“天大医工一队”作为我校唯一挺进决赛的参赛队伍,凭借其参赛作品《脑肌电协同控制的柔性外肢体手指机器人》,从771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荣获本次大赛的一等奖。“天大医工一队”由医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财政资金预算执行管理,剖析预算执行的问题和难点,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争取教育部预算执行绩效奖励。日前,学校在卫津路校区会议楼召开2020年财政资金预算执行推动会。
昨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主题活动”新闻发布会。会上,天津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发展态势、科研进展和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发布了建校125周年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
9月2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天津大学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学校近年来发展态势、科研进展和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发布了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
本站讯(通讯员 董玥欣 摄影 唐蒙)9月26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与天津大学召开启动会,依托泰达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中新国际医院,共建天津大学滨海直属医院体系,打造医教协同、医工融合的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集成示范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医学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深度融合,为人民生命健康贡献“天大”的力量。让科技创新为医学发展赋能,这也是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与天津大学落实习近平在科
在天津大学125周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天津大学图书馆第三届新技术体验周于9月24日上午在北洋园校区郑东图书馆新技术体验区隆重开幕。本届体验周以“体验天大智能、洞见科技未来”为主题,旨在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学生以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学家为榜样,投身创新报国实践。天津大学校长助理郭益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她表示,在“新工科”和“双一流”背景下,图书馆新技术体验区着重培
2020年9月22日,第15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暨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展示应用推广活动在浙江大学求实大讲堂隆重举行。活动由中国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办公室与浙江大学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主办,相关部委、无障碍智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共计160余人参加论坛及活动。天津大学无障碍通用设计研究中心成果《无障碍标识设计指南及图示》在本次活动中入选“全国首次无障碍设施设计
9月2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天津大学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学校近年来发展态势、科研进展和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发布了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校庆期间天津大学将举办“爱国奋斗的足迹”办学成果展、大学文化高端论坛等活动。学校还将发布“125个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学科建设高端论坛等学术活动,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天大智慧”。
本站讯(通讯员 孙晓芳 张祎宁)9月24日上午,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院长姚建年在分子+研究院为师生们讲授了精彩的“开学第一课”。分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化工学院院长马新宾和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分子+研究院副院长刘宁主持。 刘宁对活动背景做了简要介绍。她提到,今年是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学校在“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学科布局下成立分子+研究院,打造...
9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天津大学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学校近年来发展态势、科研进展和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发布了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
今天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天津大学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学校近年来发展态势、科研进展和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发布了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
今天,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与天津大学召开启动会,依托泰达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中新国际医院,共建天津大学滨海直属医院体系,打造医教协同、医工融合的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集成示范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医学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深度融合。
老师讲的案例需要巨大的算力,计算机跑不动怎么办?AI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传输慢怎么破?下载的软件相互不兼容,实验推不动怎么办?
9月26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与天津大学召开启动会,依托泰达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中新国际医院,共建天津大学滨海直属医院体系,打造医教协同、医工融合的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集成示范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医学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深度融合,为人民生命健康贡献“天大”的力量。
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作了《建立国家非遗保护的科学体系》主题发言,并从“科学保护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这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