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下午,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天南楼四层会议室召开扩大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学院班子全体成员、教师党支部书记、师生党员代表参加会议,围绕回信精神分享感悟、凝聚共识,明确未来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核心方向,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蓄势赋能。
学院党委书记杨博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的全文。与会师生表示,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并对学校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令全院师生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天津大学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对高等教育的深邃思考和殷切希望。全院师生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大学的谆谆嘱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从回信中汲取思想养分,凝聚奋进力量,把回信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全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教学科研改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高频词,与会师生结合自身岗位与研究领域,将回信精神转化为具体实践路径。学院党委副书记靳学峰从思政工作角度提出,要以回信精神为指引强化党建,通过关注师生需求、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李炳志副院长结合中美生物科技领域竞争现状,强调学院需主动扛起国家科技创新责任,推动有组织科研与重大任务深度结合,破解“卡脖子”难题。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制药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罗云孜提出明确目标,依托基因组设计合成、细胞工厂等前沿技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瓶颈,通过强基班、精英班改革,本博贯通、校企贯通培养,实现校园知识与产业创新的同频共振。食品系党支部书记周玲在发言中指出要发挥党支部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党员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回信精神,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鼓励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实验中心主任蒋建兰则聚焦实验教学改革,计划开设开放性实验项目、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并联合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切实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青年科研者与学生代表也积极发声,青年教师张皓然表示,要认真学习回信精神,继续坚守科研初心,脚踏实地,坚持原创性基础性研究,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博士生徐静怡提出要扎实做有价值的研究,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战略发展结合起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李博同学分享了利用AI辅助设计开发新型功能蛋白的科研实践,展现出青年一代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怀揣报国之志,服务国家需求的坚定决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院院长元英进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站在新的起点上,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将以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引,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加强基础研究与科技攻关,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作为我国首个合成生物领域的世界一流高校学院,学院将整合合成生物、人工智能、微电子、数学、自动化等多学科资源,以人工智能赋能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创新平台,聚焦生物制造产业升级与生物安全屏障构建,主动应对全球生物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通过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机制一体化改革,培养具备交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支撑国家合成生物学战略布局。打造绿色生物制造技术体系,孕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立足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新起点,学院将以创新基因持续推动教学科研改革,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提供基础理论、核心关键技术和人才支撑。
中心组成员一致表示,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学院发展目标,结合全体师生党员学习工作实际,细化贯彻落实的具体任务和落实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扎实推进重要回信精神见行见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天津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