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津云新闻:天津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 新工科“天大方案”见行见效

      2024-05-12       

本站讯(津云新闻记者 段玮)日前,卓越工程师培养现场交流推进会在天津召开。会议强调,要持续推进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59所试点高校、8家中央企业,以及3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4个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在新工科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一直在深化从本科到研究生层面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通过校企合作来有组织的规划研究课题,加强校企导师合作,培养卓越的工程人才。”天津大学副校长巩金龙告诉记者,天津大学近年来积极探索,持续引领新工科建设,率先提出新工科“天大行动”,发布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聚焦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工程教育新范式,开拓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改革成果“新工科教育”获得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在工程硕博士培养中,学校积极探索项目制一体化联合培养,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等多家大中型龙头企业合作,以工程项目和科研需求为牵引,校企紧密协同,共同开展招生、培养和评价工作,提高工程硕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服务国家和行业企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学校每年为我国重点行业领域输入大批复合型工程创新领军人才。仅化工学院近3年就有205名博士毕业生进入科研院所或设计单位,43名毕业生进入中国石化、中国化学等大中型国有企业,成为骨干研发人才。

2023年4月,学校成立天津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9月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形成更加完备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大批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学校将着力在完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体制机制建设、遴选高水平卓越工程师导师、深入推进工程硕博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开展工作,构建形成更加紧密、协同的产教融合育人环境。

“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不仅需要‘点’与‘线’的突破,更需要全方位、系统性的‘体’变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曹庆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实践工程教育新范式。他认为,在此过程中,要着力破解工科教育理科化、产教融合不深不实、评价还唯奖项唯论文等关键问题,需要充分调动和激发高校和企业内生动力,创新有组织成体系务实效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他还特别提到,不久之前,天津市人民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多层次有组织科研、科技成果转化、学科共建、人才引育等方面加强合作。他表示,当前,北航通过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与天津大学一起开展校企导师第二期研修班,后续结合关键领域课程建设、校企导师指导、入企专业实践、评价标准重构等方面,与天津大学等高校、企业开展务实合作,共同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开辟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强调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为天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天津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打造了信创、生物医药、海工装备、数字经济4个产教联合体,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扩面推进新工科建设,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天津正加快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把卓越工程师培养作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统筹推进的重要抓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源源不断提供优秀工程技术人员。

记者从天津市教委了解到,本市积极推动卓越工程师学院和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工作。2023年4月20日,市教育两委印发《天津市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省级层次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标准。

在该意见指导下,市教育两委联合相关委办局,一方面协调推动天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做好学生入企后实践锻炼环节相关工作,探索形成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另一方面指导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加快完善本校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方案,搭建相关机构,联合具有合作基础的龙头企业,加快校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同时指导天津理工大学,鼓励河北工业大学积极申请新增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整合校内资源,对接龙头企业,探索建设校级卓越工程师学院。

目前,本市已起草《天津市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方案》,接下来在建强天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基础上,还将推动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加快成立市级卓越工程师学院,申请建设天津市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加快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工程人才。

立足天津,牵手京冀。天津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朋友圈”仍在不断拓展。天津市教委主任荆洪阳表示,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卓有成效。目前,天大经验已在全市高校全面推广。下一步,京津冀三省市教育部门将共同发起“京津冀扩面推广新工科教育改革倡议”,以共建、共享、共用、共管的方式,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未来工程人才,为京津冀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津云新闻:津云

(编辑 焦德芳 马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