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育报》 2024年 12月 11日 04版
教育强国看天津
——我市教育系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巡礼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天津市教育系统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传工作方案》要求,本报推出“教育强国看天津——我市教育系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巡礼”主题宣传专栏,并通过市教育两委、天津教育报新媒体矩阵同步传播,巡礼式展示党的十八大特别是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以来我市教育系统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建设、服务保障等领域取得的成果与亮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师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凝聚教育强市建设合力。
本期巡礼
天津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
近年来,天津大学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学科交叉及新兴学科布局,推进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024年9月,天津市首门《人工智能导论》课在天津大学开讲。
以国家需要为指向
位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西南隅刚刚完成验收的“天津大学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大装置”,这里不仅是科研大平台,更是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弘扬科学家精神、理解国家需求与所学专业关系、上好“大思政课”的生动教材。每年,数百名学习“智能制造与建造”类专业的大学新生正是从这里开始,将头脑中原本抽象的“国家需求”“创新”“攻坚克难”等词汇具化成鲜活的现实案例。
天津大学认为,为国家培养的卓越工程师,首先就应该有家国情怀,因此要引导青年学子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培养学生勇担责任、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让青年学生成长为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的卓越工程师。
今年暑假期间,数十支参加“祖国需要 天大志愿”名企行的天大学生走访行业领军企业,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了解国家对青年人才的需求。引导学生树立“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就业观,是天津大学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一环。据统计,在每年天津大学的毕业生中,赴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就业的超过65%。
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着工业、商业、社会等领域的变革,对人的知识、能力、素养都提出了新要求。以此为背景的新工科建设不仅是一门新的学科,也包含新的工科专业和对传统工科的新要求,当然,更多的还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卓越工程师。其“新”,新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在课程体系与众不同,新在教学方式新颖独特,新在产教深度融合。新工科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抓手。
以新工科为引领,2023年,天津大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提出了“天津大学领航计划”,着力解决培养方案总学分过高、课程分类不明晰、学生培养过程中交叉不够等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显新工科的优势引领作用。
以化工学院为例,在课程更新方面,仅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就由原来的41门精简到23门,与此同时全院又新开设了35门新课程,主要聚焦低碳能源、创新前沿、工程强化、智能交叉等领域。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学院为“卓越工程师班”量身定制了6门校企联合工程核心课程,如“化工智能控制”“绿色化工过程工艺学”等,且多采用团队教学模式,汇聚全校优质资源打造精品课程。
在机械学院,不仅60门左右的课程旧貌换新颜,连大家最熟悉的金工实习也不再是过去几十年不变的做一把锤子,制作鲁班锁、无碳小车、斯特林发动机等成为更多学生的选择。该学院负责实验教学的倪雁冰教授说,“教学内容从单工种培训延伸拓展至多工种乃至多学科融合的综合项目实践,以工艺路线为主线,融入更多的先进制造技术及管理理念,学生们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了解现代生产模式、装备、产品设计与加工方法。学生们带着收获、问题和想法再回到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中,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交叉学科育新人
作为新工科建设的引领者,近年来,天津大学按照“强工、厚理、振文、兴医、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思路,新增18个本科专业,其中大多是“合成生物学”“智能制造工程”“智能感知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这样具有明显学科交叉特征的新专业;还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救援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地球系统科学”等交叉学科硕、博士授权点。同时,天大实施了“人工智能+传统工科”的“天智计划”,推动传统工科优势专业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增设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电网、智慧大坝、水下机器人、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等领域方向,组建跨学科、跨行业、国际化的团队,构建人工智能核心课程、关联课程、普及课程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为传统工科“添智”“赋能”,全面推进校级层面的学科交叉融合。
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把重大任务作为学科交叉的“发动机”,天津大学正在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天大,如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张波澜壮阔的棋盘,那么推动传统工科迭代创新、发展壮大新兴学科、提前布局未来学科则是学校落下的一枚枚闪闪发光的棋子,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完成学习方式、育人模式等方面的深层次变革,最终实现为国家培养可堪大任的卓越工程师的终极目标与美好蓝图。
数见成就
天津大学工程训练课程
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机械工程训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工程技术基础课,是工科类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和培养工程思维的重要环节。课程以项目制为牵引,将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虚实结合的教学手段融入其中,从被动学习模式转为主动学习模式。课程以产品为主线,以工艺路线为牵引,增加设计环节,突出在产品制造中的作用,考查学生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10月,天津大学学生在金工实习课堂上练习操作数控机床。
课程设计不同类型项目,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化培养目标,搭建工程认识、技能培训、综合训练、创新创业四个层次递进式培养方案,加强教学模块标准化建设,注重教学模块与机械加工、现代加工、热加工、特种加工、表面处理等工种融合,使知识点之间有机相联,提升和改进教学内容。
目前,工程训练课程在单工种基础上,延伸拓展为多工种乃至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学项目;产品生产体验借鉴了德国“学习工厂”的经验,按照企业批量生产模式,搭建面向真实产品生产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服务学习、真实体验”的工程实践学习情境,开展无限接近企业生产的全流程工程实践活动,实现企业生产与工程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观、质量观、系统观。层次化的工程训练体系建设增加了实习强度,提升了知识密度,学生们带着收获、问题和想法再回到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中,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今后,该课程将努力开发更多前沿性、挑战性的项目,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深度融合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三个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之一,肩负着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进能源强国建设的双重使命,积极推动储能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深度融合。
2023年6月,天津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项目式课程《储能创客A》结课答辩。
为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平台有机整合化工、材料、能源动力等多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A类学科的优势资源,2021年获批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2023年获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完成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硕、博学位点的布局。平台深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电化学储能、燃料储能与应用、储能装备与系统、储能安全与运维、储能经济与政策研究五个研究中心。平台打破专业、学科、院系壁垒,通过跨学院联聘、柔性引进等方式,形成了由3位院士领衔、20余位国家级领军人才和40余位国家级青年人才组成的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师资队伍,实现了储能技术全链条覆盖。平台聚焦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发挥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优势,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综合改革与实践,形成了“厚基础、跨学科、项目式、产教融合、本研贯通”的储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未来能够引领储能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模式经验,为天津市及我国储能产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2025档)
天津教育报:https://mp.weixin.qq.com/s/F5W6BDQ9ZHIDA-UExA64GQ
(编辑 刘晓艳 来瑞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