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2024年12月20日 第3版
本站讯“尝鲜”是品尝第一颗应季的果子,是触摸一件新生的事物。
在天开园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尝鲜”也意味着突破创新、敢为人先,意味着勇于探索、不断进取。它体现在产品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上,体现在企业自我挑战的坚定步伐里,也体现在园区勇于担当的创新服务中。
坚持“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创服务生态圈”的功能定位,天开园正迎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新阶段。在这里,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服务团队,每一个天开人都在用自己的智慧、灵感和汗水,培育着科技创新的参天大树,期待收获丰盈果实的喜悦。
一门“尝鲜”的技术 科技助农诞下“金果果”
今年秋天,蓟州区罗庄子镇的“佛见喜”梨在天津天开瑞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开瑞来)研发的新型植物农药的护航下,连续第4年实现了大丰收。这种珍稀的水果,下树价便高达20元一斤,成为农民心中的“金果果”。
“佛见喜”梨味道独特鲜美,但当地人常常困扰于果树的娇弱多病,一遇果树病变、果品异形和褐变的情况,根本无药可治,有时农民为了防止病害扩散只好将果树无奈砍伐。4年来,天开瑞来通过精准扶持,不仅有效控制了病害,更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热情,种植面积以30%至50%的年增速迅速扩大。
天开瑞来位于天开园核心区,是南开大学第二批入驻天开园的企业之一。他们研发的植物源新农药,为长期困扰农业植保行业的细菌病害防控难题带来了新希望。
作为天开瑞来企业顾问、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徐凤波坦言:“农业是国家之基,粮食安全更是头等大事。植保农药的研发生产,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传统细菌病害防控农药多采用金属铜制剂,但它存在对作物副作用大、土壤重金属残留等弊端,而且铜本身也是资源稀缺的有色金属。”徐凤波说,天开瑞来的新药源自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历经15年的艰苦探索,以“取之于草用之于田间”的研发思路,团队成功研发出了国际领先的天然植物源生物农药新药。
这种新药不仅安全无毒、对环境友好,而且高效广谱、成本低廉,还能促进作物生长,真正实现了绿色防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如今,这款新农药已在辽宁、山东、江苏、广西、云南、海南等地进行示范应用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明年正式投产。多家农资公司纷纷提前联系天开瑞来,准备抢购这一“作物癌症”的新克星。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徐凤波说,“每一位农民和每一株作物的认可,就是我们的勋章。”
一路“尝鲜”的企业 跑在科技创新的大路上
运输流通中的蔬菜保鲜,一般通过冷藏方式,保存期通常在30至40天,而天开园企业天津永续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续新材料)研发的可食用保鲜涂料却让蔬果保鲜期轻松突破100天,这是用了什么“魔法”?
永续新材料核心技术支撑来自天津大学海洋学院可持续新材料研发团队。他们的“魔法”叫作纳米纤维素,提取自竹子,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生物相融性、可降解、无毒且环保等特点。团队在纳米纤维素领域深入研发攻关7年之久,取得50余项发明专利。
“由于呼吸代谢、脱水、微生物侵染等原因,全球每年有20%至30%的果蔬在采摘后流通中被损耗。我们瞄准果蔬保鲜的巨大市场需求,利用纳米纤维素的这些特点,开发了纳米纤维素果蔬保鲜新技术,并发布了全球首款果蔬保鲜剂,它能在果蔬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纳米膜,仿佛为果蔬穿上了一层‘防护服’,有效阻隔了氧气的侵袭,锁住了水分,让果蔬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新鲜如初,保鲜效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永续新材料董事长刘朝辉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纳米纤维素产品已经应用于马来西亚的榴莲以及我国丹东的草莓、吉林的鲜人参等果蔬保鲜领域,同时还向涂料、医美护理等领域拓展。
今年初,永续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在天开西青园落地,眼下他们的国内首条年产3万吨食品级纳米纤维素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作为首批入驻天开园的企业之一,永续新材料几乎是一路“抢跑”,夺得多个园区“第一”:首个获得合同订单并开发票,首个获得银行科技贷款,首个取得专利预审资格备案,首个申请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首个实现“核心区成果孵化、西青园产业落地”……
刘朝辉透露,今年以来,他们在果蔬保鲜、玻璃隔热、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等领域已签下多张订单,订单金额超过1000万元。“我们始终奔跑在天开园科技创新的大路上,希望用3至5年的时间,成为国际上纳米纤维素新材料领域领军企业。”刘朝辉说。
一种“尝鲜”的服务 精准服务赋能“金豆子”
天开燧世(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的全国首张脑机智能人工神经信息系统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脑机交互系统装备正式从临床向市场进发;天润瀚阳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研发成功的镍基焊材,填补了国内镍基焊材生产空白;耀科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基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张振杰独创的熔融绿色合成核心技术,突破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量产的世界难题……在天开园的沃土上,不断有企业以“尝鲜”的姿态,突破着技术的边界,书写着创新的故事。
想要尝到产业化的“鲜美”果实,既源于企业的“硬核”实力,也来自于天开园“育种加速器”的平台助力。
眼下,佰鸟纵横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鸟纵横)位于武清区的生产线一派忙碌景象。
“我们生产的折叠房屋可以完全自动折展,一个小孩也能轻松操作,折展比达到3.18倍,折转速度是6至10分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技术优势。”佰鸟纵横执行总裁胡嵩表示,这些折叠房屋可应用于多种场景,既方便又快捷。
“落户天开园一年多来,我们在产业化上获得了突破,对接工厂、申请专利、寻找应用场景、规划战略等方面,都得到了天开园的大力支持。”胡嵩表示,公司有信心在未来3年内,将智能折叠房屋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针对注册企业的不同情况,我们会为其提供概念验证,评价企业的研发节点与科技成果成熟度等服务,先做‘减法’——明确最具市场价值的应用方向,再做‘加法’——完善产品功能与市场应用。”作为天开园核心区的运营平台,天开集团科创服务部服务专员表示,“同时,我们还会结合行业知识与实地调研,为企业进行普适性与深度画像,打标签、找需求、总结归纳,根据需求制定供给,提供定制化、有针对性的创新服务。”
筛选“金豆子”,打造“金豆子”,还要雕琢“金豆子”。
“园区里都是初创企业,在申报科技中小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认定时,常常会有企业不‘感冒’或者不知道如何准备,因此,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我们会逐一联系他们,追着他们去申报,给他们讲清楚申报成功对企业的好处,指导他们如何申报,帮助他们完成中间的跨越。”
资源追着企业跑,精准服务送上门。去年5月18日开园至今,天开广场已培育出雏鹰企业8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在园区企业培育效率的比拼中,又一次跑出了“天开速度”。
对于一个心怀梦想的人,每一天都是新的,而对于天开园里的创业者和奋斗者来说,每一天不仅是新的,还是“鲜”的。年轻的天开园,“尝鲜”已是常态,“领鲜”是触手可及的未来。(2025档)
原文链接:http://tj.people.com.cn/n2/2024/1220/c375366-41082294.html
(编辑 焦德芳 王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