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talent cultivation

水手结绳有多 “绳” 奇?手把手教学+实操考试,硬核实用技能get!

作者:杨梦昕编辑:张华 赵若含来源: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绳结,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实用技艺与文化符号,其核心功能体现在“连接、固定、承载”三大方面。在不同场景中衍生出多样化的实用价值,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绳结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极具代表性的实用技术与文化符号,其价值贯穿于生产实践、生活保障、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既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世界的工具载体,也是承载传统与传承的文化媒介,绳结在航海、救援、户外生存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传承航海文化。9月25日,2024级海洋技术专业本科生与东盟专班同学在高邈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绳结实践课。从认识绳结开始,学习绳结的功能,历史及背后的文化传承,并亲自实践了10种在航海及生活中常用的绳结技法。

课程伊始,高邈老师首先介绍了绳结的原理,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系统阐述了绳结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他提到,绳结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承载着人类适应自然、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忆。通过讲解,同学们认识到,掌握绳结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责任的担当。

高邈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绳结的原理和背景

在理论铺垫之后,课程进入实操环节。高邈老师逐步演示了十种常用绳结的系法,包括“单套结”、“拖木结”、“高空逃生结”等具有代表性的实用绳结。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纷纷动手尝试,从生疏到熟练,逐步掌握每一种结法的编织逻辑与应用场景。通过亲手操作,学生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与空间思维能力,更深刻体会到“技艺在熟练中精进”的学习规律,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检验学习成果,课程于26日下午组织了绳结实操考试。考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高邈老师随机抽取四种绳结,要求学生准确打出。该环节重点考查学生对结法的掌握程度与心理素质。高邈老师从所学的10种绳结中,为每位同学抽取不同的4种,同学们要准确地打出抽选的绳结。第二阶段,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中,环境瞬息万变。一位优秀的水手系绳不仅要准,而且要快。考试第二阶段为自愿参加,又准又快,难度升级。受试同学不仅要准确打出所学的全部10种绳结,还要相互之间比拼速度。对自己系绳手艺的准度和速度都很有自信的同学,踊跃地报名参加第二阶段考试。速度挑战不仅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潜能,也深化其对“效率与精准并重”职业素养的理解。

在这场别开生面的绳结实践课中,同学不仅掌握了不同绳结的编织逻辑与应用场景,还学会了“吊桶”、“套牛”、“高空逃生”等10种硬核实用技能,更在准确与速度的双重考验中提升了专业素养。从理论到实践,从学习到考核,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教育理念。未来,这些技能与文化积淀,将伴随他们扬帆远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