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话剧《沈家祥》—中国科协“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剧目暨“天大先生”大师精神宣传工程汇演完美落幕

作者:武杉编辑:梁绍楠 罗城宇来源: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在天津大学喜迎 130 周年校庆、天津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欢庆 25 周年院庆的庄重而热烈氛围中,一场承载着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文化盛宴于 10 月 2 日晚 21:00 圆满落下帷幕。天津大学团委书记李一昂、天津大学团委副书记焦德芳、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楠出席本次演出。

作为中国科协 “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 的重要剧目与 “天大先生” 大师精神宣传工程的关键汇演,话剧《沈家祥》以细腻的叙事、生动的演绎,将沈家祥院士的科学人生与崇高精神娓娓道来。

演出圆满落幕,天津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刘秀云院长来到后台亲切慰问全体演职员,她高度肯定了大家的精彩呈现,并感谢每个人为这场演出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同时鼓励大家未来继续在舞台上绽放更多光彩。

从剧本的精心打磨到舞台的细致搭建,从演员的反复排练到灯光音效的精准调试,这场演出的筹备之路汗水与笑声并存。在这漫长的时光里,天津大学的同学们满怀热忱与敬意,主动投身到创作、编排、舞美、宣传等各个环节。他们查阅海量史料,深入挖掘沈家祥院士在药学领域攻坚克难的动人故事;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琢磨台词与动作,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精准传递院士的品格与信念;他们以赤诚之心搭建起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用积极行动让大师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当晚,随着最后一束灯光缓缓熄灭,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是对演出成功的肯定,更是对沈家祥院士科学精神的敬仰,对天津大学 130 载办学底蕴与医学部药学院 25 年育人成果的礼赞。《沈家祥》的完美落幕,不仅为校庆与院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更让 “天大先生” 的精神力量深入人心,激励着更多天大学子在追求科学真理、传承优良传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幕后谈

非常荣幸能在这样一个难得的时节为大家献上这出话剧。我们呈现了这一个小时的舞台,其实它背后蕴藏着的是沈家祥院士一生的执着与坚守,以及“让中国百姓都吃得上便宜药、放心药”的崇高理想。我们这段时间的创排也真的好像回到了那个战火硝烟又热血澎湃的年代,因为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是一个麻雀的剧组,人很少,可能上一秒还在台上做实验、写数据的研究员,下一秒就要去搬道具;前一秒还在台上逃难的学生,后一秒就去调试设备了;甚至有的演员兼顾了三个角色。所以我也要向剧组的全体演职人员说一声,大家辛苦了!同时感谢学校和学院这段时间对我们排练的大力支持。最后我谨代表《沈家祥》剧组全体成员祝国庆、校庆以及药学院院庆快乐!

——汤思涵

我很荣幸能够参演话剧《沈家祥》,感谢老师与导演组给我这个可贵的机会。透过徐玉均这个角色,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当时爱国青年的赤诚与无奈,也越发认识到如今和平的珍贵。

——王子康

“同志们,宣布件事儿,好事儿!”

这次竟阴差阳错地担起了“所长”一角。起初只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后来便陆续遇上了不少挑战:演职人员的身体状况波动、大家空闲时间难以同步,再到最后连续高密度排练后迎来圆满演出。短短20多天,身处其中时,只觉得日子漫长;当一切落幕,再回味,竟如佳茗回甘般醇厚。

看着同学们站上舞台,将沈母、沈家祥、郭可义等前辈的故事娓娓道来,不禁感慨百年时光倏忽,代际传承的力量如此动人。这三个角色尤其让我动容,即便此刻回想,他们表演时的神情与姿态,依旧清晰如昨。

未来,愿我们一同铭记沈院士走过的峥嵘岁月,将这份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周怡然


  “让中国老百姓吃上便宜药、放心药,是我一生的追求。”

——沈家祥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