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专题新闻 > 绽放新时代:2018海棠季 > 正文

【2018海棠季】家国脊梁北洋担当 北洋大学科研工作历史档案展绽放海棠季

      2018-04-07       

  本站讯(学生记者团记者 王艺璇)“海棠枝上,朱唇翠袖,欲斗轻盈”。4月7日,天津大学一年一度的海棠季校园开放日在新老两校区拉开帷幕。为加深大家对天津大学科研工作及其贡献的认识和理解,天津大学档案馆举办了北洋大学科研工作历史档案展,力图通过珍藏的历史档案资料,向市民、师生们展示学校熔铸良才、济世津梁的百年历史。

  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北洋学府倡西学,科学研究发仞先”为主题,有迄今所知中国大学教授第一篇SCI论文——1900年北洋大学教授德雷克《中国山西泽州周边的煤田》,发表在《美国采矿与冶金工程师学会汇刊》上,展示了天大在国内率先开办工科研究所,招收研究生,探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高等教育之路。这部分还展示了天大师生著书立说,积极从事科研活动,诞生了丰硕的科技成果。第二部分以“家国责任不容辞,科学救国付诸行”为主题,主要介绍了校友侯德榜艰辛的制碱历史历史。1920年,侯德邦怀着誓要生产出中国人自己的纯碱的志向回国受聘于天津永力碱厂,全身心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破解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工艺秘密。抗战时期,他带领科技工作者在大抗战后方因地制宜发明了“侯氏联合制碱法”,在盐的利用率上超过了索尔维制碱法,开创了世界制碱工艺的新纪元。第三部分以“科学报国薪火传,建设国家北洋先”为主题,展出了众多知名校友“锑王”王宠佑、数学家秦汾人口学家马寅初等人及其优秀事迹。

  展览引人注目。校友陈先生表示,每年都会来海棠季看一看,觉得今年档案展这个环节非常好,虽然展板不大,但是内容很充实。“我真切感受到了天大科研工作的深厚,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人才”。精仪学院的吴同学看了展览后表示,要把前辈们当做榜样。来访市民看后表示:“天大的这些科研成就对国家的贡献很大。”

  展览内容虽丰富,但仍无法——显示天大的历史,“望前驱之英华卓荦,应后起之努力追踪”。天大的故事继续在书写。

  (编辑 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