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新华网:母亲百岁记——冯骥才

    留在昔时中国人记忆里的,总有一个挂在脖子上小小而好看的长命锁。那是长辈请人用纯银打制的,锁下边坠着一些精巧的小铃,锁上边刻着四个字:长命百岁。这四个字是世世代代以来对一个新生儿最美好的祝福,一种极致的吉祥话语,一种遥不可及的人间向往,然而从来没想到它能在我亲人的身上实现。

  • 中国青年报:花开在大山之间(散文)

    在甘肃宕昌的一年支教经历已经过半,看过了大山盛夏耀眼的日光、温柔秋天里红树间疏黄,也曾抚过冬季水墨画里的冰瀑雾凇、琼花玉树。

  • 今晚报:天大海棠,“云”端绽放

    进入三月下旬,天津大学海棠枝上蓓蕾初绽。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2020年“天大·海棠季”活动将采取“云赏花”模式,与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相约“云”上,共赏“千株海棠摇玉树”的盛景。据悉,今年主题为“2020,我寄春天予你”,拟从3月底至4月上旬开展10天左右的线上活动,伴随着花期渐入佳境。

  • 天津北方网:复苏 这个春天最美的旋律

    3月26日,市防控指挥部发布了关于调整和明确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商场卫生防护指南落实工作的补充通知,原则上要求进入商场的顾客只测温和扫码一次,商场内的店中店(包括餐厅、超市、美发店等)不再进行测温和扫码,对于电梯乘坐规定和商场限流人数等也作出了调整。

  • 中老年时报:听说,天大的海棠开了……今年怎么赏?

    “天大·海棠季”年度主题为“2020,我寄春天予你”,从3月底至4月上旬开展10天左右的线上活动,天津大学将通过赏花直播、慢直播、特邀嘉宾专场直播等方式,让网友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海棠绽放的盛况和校园的盎然春意。

  • 【战“疫”云课堂】中国青年报头版:天津大学:虚拟仿真技术锻造思政“金”课 ​​将学习获得感作为衡量教学成效“金标准”

    身临其境与马克思、恩格斯“面对面”?思政课也能做“实验”?近日,天津大学研发的一款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实验走红网络。该实验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一经上线就吸引了包括天津大学、重庆大学、郑州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学生在线学习。

  • 中国日报网:天大海棠,“云”端绽放

    进入三月下旬,天津大学春色满园,海棠枝上蓓蕾初绽。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2020年“天大·海棠季”活动采取“云赏花”模式,与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相约“云”上,共赏“千株海棠摇玉树”的盛景。

  • 中国网:冯骥才新作《书房一世界》之《意大利小本子·拆信刀·风铃》

    ​ 冯骥才先生可谓是“书世奇人”,他的书房有多处,我只去过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这处,这里存有他十几万种藏书,分布在不同的空间,供学生们阅读。去年参加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研讨会,得以见识冯先生在学院里的各种宝贝和大量藏书。我画的这幅只是他众多书房中一个小小的角落。冯先生最新作品《书房一世界》中说:“生活的一半是情感的,书房的一半是精神的,情感升华了也是一种精神,精神至深处又有一种情感。书房里是一个世界,一个一己的世界,又是一个放得下世界的世界”。(绿茶 庚子春二月二十九)​

  • 文汇网:潘凯雄│​这,就是厚实 ——看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全本》

    今年年初刚刚面世的这部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全本》(冯骥才著),其形成过程本身就 “奇”。它的最早亮相还是在26年前的1994年,当时的《收获》杂志在“市井人物”名下刊出了这个系列中的《苏七块》《酒婆》等七篇;六年后的新千年开张之际,大冯又完成了《刷子李》《泥人张》等11篇,当年的 “市井人物”也随之变脸为“俗世奇人”并固定下来,作家出版社即以此为名出版了单行本;从这以后就到了15年后的2015年,大冯“初心不忘”再续这个系列,一气又完成了《狗不理》《燕子李三》等18篇并亲自为之绘制插图,人民文学出版社就此出版了《俗世奇人》(足本);殊不知大冯却并不想就此驻“足”,四年后竟一气又写出《弹弓杨》《大关丁》等18篇,且依旧是自己为之绘制配图,在新千年第三个十年开张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即推出了《俗世奇人全本》,共收这个系列作品总计54篇,插图58幅。一个系列作品的创作前后持续26年,这在中国当代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历史上绝对可称之为一“奇”。

  • 天津广播:天大海棠,开啦!今年这样赏花

    3月下旬,天津大学春色满园,海棠枝上蓓蕾初绽。这个春天,天大的第一株海棠已经如期而至。

  • 北方网:海棠枝头春意浓 天大今年邀你“云”赏花

    进入三月下旬,天津大学春色满园,海棠枝上蓓蕾初绽。2020年“天大·海棠季”活动采取“云”赏花模式,与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相约“云”上,共赏“千株海棠摇玉树”的盛景。

  • 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天津:非常时期凸显治理效能

    3月19日,“天津—胡志明”集装箱班轮新航线开通——这是天津港集团今年开发的首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航线。3月2日,天津空客向尼泊尔喜马拉雅航空公司交付的一架A319飞机飞向蓝天——这是空客亚洲总装线复工后向中国境外交付的第一架飞机。天津,这座1600万人口的城市按下了启动键,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渐恢复正常运转。

  • 半岛都市报:这个世界柔软的部分——读马知遥诗集《迁徙》

    马知遥执拗,生硬而单纯,然而他又出名地古道热肠与感性,很多诗友获益于他,与朋友日常相处他甚至会表现出可爱的羞怯——强硬和柔软在他身上不可思议地糅合在一起。我想这是更深层次的统一:也许内心丰盈的人才能做到简单而坚定,在与世界的冲突中独享内心的富足与安宁。

  • 求是网: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发展共战疫情

    求是网发布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媛媛所作文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发展共战疫情》。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发展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要求,只有两者的密切配合才是更好地推进科技创新在抗击疫情和维护国家公共安全中重要作用的战略保障。

  • 解放军报:增强忧患意识 应对风险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矛盾和阻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

共11167条 首页上页1...527528529530531...745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