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说:“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我们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时代,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工具的广泛应用,将人类带向了数据驱动的智能时代。”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刘伟华认为,当前物流业与制造业在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信息资源融合互通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断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中国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但总体上看,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还存在融合层次不够高、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等问题,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体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不能有效适应制造业发展需求;物流枢纽、物流园区与产业园区布局统筹不够,不能实现有机衔接和协同联动;制造业领域存量物流资源整合和开放程度不足,制造企业内部物流成本相对较高。
天津大学近日出台的“天津大学一流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中的新举措。该计划(草案)提出加强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对达不到培养关键环节质量要求的研究生,采取终止继续攻读现有学位或终止培养的管理措施。
9月29日,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天津大学为260名获得了新生助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举办了中秋慰问活动。今年的中秋不同以往,国庆、校庆、中秋三节合一,鲜花锦簇月饼飘香,天大校园处处洋溢着125周年校庆的喜悦。为了让新生在学校体验节日氛围,感受来自学校的温暖和关怀,学校为获得新生助学金的学生每人准备了一盒天大定制2020年新版“校徽”月饼和来自宕昌县特产百花蜜以及枣仁派。
10月17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主办,天津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六届“天大·中国司法论坛”在天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法院、检察院、律所、高校的代表等80余人到会,共同研讨民法典实施背景下的审判能力现代化问题。
10月14日上午10点,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青岛蓝谷管理局的安排部署,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在院师生按照计划有序地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现场,在党群与学生工作部老师的引领下有序排队,依次进行。截至10月15日,所有在院师生完成核酸检测。
近日,在我区“尚才之地•虞梦同行”2020人才发展大会上,天津大学绍兴研究院分别与金科日化原料有限公司、绍兴兴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院企双方将合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共同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高速转化。
10月20日上午,萨马兰奇纪念馆奥林匹克文化展在天津大学北洋校区图书馆启幕。此次文化展由萨马兰奇纪念馆与天津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旨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中蕴含的精神,为奥林匹克的传播和可持续发展开辟新途径。
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0月10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课程思政面对面》第六期——“三言两语”回味悠长 理工课堂“思政飘香”,邀请了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曹树谦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兆彤分享课程思政的经验。
在人们印象中DNA一直是双螺旋的模样,而9月7日,中美科学家联合开发出了“巨型DNA”,并将其“钉”在一起,构建出更大、更复杂的结构,例如四面体、六面体、棱柱体等等。让DNA可以如此随心所欲地改变结构,主要依靠了DNA折纸技术,其概念提出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保罗·罗斯蒙德甚至用DNA在硅片上绘制成一幅名画《星空》。
10月18日下午,红叶季·双庆诗歌音乐会在这里举办,诗意献礼天津大学125周年校庆和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15周年院庆。京津两地文艺界知名人士与天津大学的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日前,“大学之道──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刘珺书画作品展”在天大北洋园校区郑东图书馆开幕。 本次展出的《大学之道》等22幅作品将捐赠给天津大学。刘珺是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教师,从事中国画创作及理论教研工作。
日前,滨海新区与天津大学召开启动会,依托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泰达医院、中新国际医院,共建天津大学滨海直属医院体系,打造医教协同、医工融合的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集成示范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深度融合。
日前,由国家民委批准成立的国家“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在天津大学揭牌。据悉,国家“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是天津大学进一步发挥高等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作用,统筹多学科、跨领域、发展人文与人才优势资源建设的重要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