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两会声音】人民日报:张水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十三五”期间,我国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新体制和更高水平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 中国教育报头版:科技创新挑重担

    历经近10年研制,2017年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这背后离不开36所高校的科研支撑;2018年,被誉为“世纪工程”的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参与其中;

  • 国家电网报:国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专家们反响热烈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 朱介北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低碳减排,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是关键。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历史悠久,规模体量大,实现以上目标,面临以下关键性挑战: 一、为实现低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交流网架薄弱;二、新能源出力造成电力流变化频繁,电网运行和调度难度大;三、电、热、煤、油、汽等综合能源运行相对独立,协同规划与运行能力不足;四、能源公司是对绿色发展起到表率作用的引领者,其企业自身低碳减排管理政策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五、亟需对变革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攻关,加强“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融合创新和应用;六、“双碳”目标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目前国际合作与宣传力度不足,宜建立目标和职责清晰的管理机制与架构。

  • 【建党百年】天津广播:青年教师程斯宇:小小讲台前讲好党的故事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3岁的青年教师程斯宇最近成了一名网红,他在讲授《中国共产党历史》这门选修课上,手绘了一幅红军四渡赤水示意图黑板板书,刷爆了天津大学师生的微博,在这幅图背后,是一堂堂精彩的课程;而精彩课程的背后,是这位年轻的“老党员”一颗炽热的初心。

  • 人民网:孙佑海:守好一江清水 推动长江流域绿色发展

    “长江保护有了‘专门法’。”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孙佑海对人民网记者表示,《长江保护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流域性质的立法,它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流域综合立法的空白,开创了我国依法开展流域治理的先河。它对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学习时报:颜晓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

  • 中国教育报:“亲历这场伟大胜利,我们倍感骄傲”

    今天,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天津高校师生多种渠道收听收看大会盛况,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

  • 天津教育报头版:“亲历这场伟大胜利,我们倍感骄傲”——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本市教育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本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收看大会直播后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令人备受振奋和鼓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天津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副秘书长 、天津大学课程思政交流会理事王鹤曾于2019年作为响应党的号召参与扶贫工作的千万战士之一,到甘肃省宕昌县最偏远的6所学校为数百名孩子宣讲授课。

  • 【建党百年】天津新闻:北洋大学校友张太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太雷,在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求学期间,走上了一条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百年来,这样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在爱国奋斗的征程上昂首向前。

  • 中国教育报:李武:应时代之需育创新之才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交汇点,要时刻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天大专家揭示新冠病毒不同温度下感染能力差异

    近日,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高峰教授课题组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与人类受体在不同温度下结合特性的差异,为药物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 人民日报海外版:陆小华:为人类减贫奇迹立一座形象之碑

    当今世界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是中国以举国之力、以精准脱贫之路,实现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兑现了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 津云:天大生物信息中心在新冠病毒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高峰教授课题组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与人类受体在不同温度下结合特性的差异,为药物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 人民网:成都科幻作家王晓达去世 代表作《波》曾震动科幻界

    1979年4月,王晓达发表科幻处女作《波》,引发轰动。后又陆续发表50多篇科幻小说及200多篇科普、科学文艺作品,共计200多万字。有多篇作品被译为英、德、日和世界语在海外发行。曾先后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文艺、科普、文学奖50多项。他的 《波》《太空幽灵岛》《冰下的梦》等科幻作品,在那个大众还不知“科幻”为何物的时代被广为流传。

  • 中国科技网:我揭示SARS和新冠病毒在不同温度下与人类受体结合的差异性

    记者2月24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物信息中心主任高峰教授课题组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与人类受体在不同温度下结合特性的差异,为药物设计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该项研究2月22日在线发表在生物信息学领域顶尖期刊《生物信息学简报》上。

共10941条 首页上页1...420421422423424...730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