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起,天津大学对甘肃省宕昌县进行定点帮扶,天大人一直在尽“天大”的努力,多措并举,帮扶宕昌县正式脱贫摘帽。在《老乡,你好!》系列访谈节目中,天津大学扶贫办主任李武动情讲述教育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
在《老乡,你好!》系列访谈节目中,作为老乡生活新变化的见证人,天津大学驻甘肃陇南宕昌县扶贫干部、宕昌县副县长何立乾还有更多话要说,更多故事要讲......
作为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天津大学通过统筹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加快构建起“大思政”育人格局。
【中宏网讯】由英国迪奇利基金会组织的“气候柔道:如何将新冠疫情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的影响转化为对气候变化的有效行动?”高端会议于2021年2月25-26日线上举行。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原国务卿约翰·克里应邀在第一场大会发言。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应邀在第二场大会(印太视角)发言。 克里国务卿在发言中谈到,中美竞争并不排除与中国在气候领域的
3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十三五’已经为整个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基础,那么”十四五“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优化,以便中国财税金融体制在朝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改革与发展,让财税金融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服务于实现国家经济社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科研型医学人才的主要方式。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发现,我国学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更好地构建新发展格局?多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两会代表委员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堵点和梗阻,畅通国内大循环。同时,还要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对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3月4日,记者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获悉,两校教务处已宣布,2021年春季学期对本科生开放校际互选课程,两校之间本科生可互相选课。
“天津大学的党史课中,程斯宇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把红军长征地图手绘在黑板上,同学们连连称赞,说‘老师把四渡赤水用兵如神的故事讲活了’。”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代表讲起学校的党史课时颇为自豪。他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高校应当扎扎实实、高质高效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努力构建各具特色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建设起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基础研究基地。随着‘双一流’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推进,我国基础研究正处于最好发展时期。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两会将对‘十四五’规划进行审查和批准,我希望能利用参会的机会,去学习、研究和理解‘十四五’规划,从而能够在今后的履职工作中,精准建言资政,更好履行委员职责。”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1〕1号),天津大学申报的储能科学与工程、精细化工两个专业全部获准设置。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领衔,中科院、天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对“黎明牌”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创新成果进行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机器人构建了集精准定位、自主规划、智能控制、安全防护于一体的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体系,成功应用了双臂自主、单臂人机协同机器人及系列化末端执行器,带动形成了配网带电作业成套装备,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创新成果突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截至3月3日,“黎明牌”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累计在天津地区开展应用344次,在全国10余个省市推广并实现产业化。
日前,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7号),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大学1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止目前,天津大学共有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