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出天开园第一笔发票;提请天开园第一个知识产权申请;签订天开园第一个技术开发合同、第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合同……天开园18日开园在即,天津大学用一系列 “第一”推进天开园建设,在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努力做“天大的事”。
昨日,天津大学首批入驻天开高教科创园项目之一、天大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王议锋创立的恩特储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开张,当天,这家由天大输出的专注储能及新能源装备的硬科技公司喜迎第一张订单──与天津金凤花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第一份产品供销合同,为其定制开发机器视觉光源及其相关控制器。
在天津市南开区津河畔,沿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交界线往西不远处,几栋高楼映入眼帘。楼体外,精心设计、以“天”“开”中文变形组合的红蓝巨型标志格外醒目,一半为寓意创新的智慧之蓝,一半为象征积极向上的奋进之红,这里便是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核心区先导区。
5月14日,由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的“心启航·心力量”天津市首届高校心理健康运动会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心理素质拓展基地举行。
第十三届国际文化节开幕啦!
5月12日,在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天津大学开展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育人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防震减灾铭初心使命、爱国担当造创新利器”沉浸式思政课。
天津大学高度重视天开园建设机遇,学校党政领导靠前指挥、周密部署、主动服务,广泛动员师生校友带着好项目入园创业,不断深化与校友企业家合作,为首批入驻项目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持续优化具有天大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
随着天开园开园日期临近,一批优质项目与服务机构正在紧锣密鼓地做准备,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张林带领科研团队研究的超表面光芯片项目,即将搬入核心区。
天津市教委积极推动高校图书馆资源向入驻园区企业开放。
本站讯(新华社、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尹伟 供稿)近日,经管学部2019级硕士校友、土耳其留学生欧子涵的创业事迹获新华社、科技日报等媒体报道。2019年,欧子涵从土耳其来到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攻读硕士研究生。2022年6月毕业后,他依托天津的区位优势,创建了一家国际贸易代理商公司。中国市场的经济回暖和政府的创业政策支持,更加增添了欧子涵的创业热情。在这里,欧子涵不仅收获了学业、事业,还邂逅了一份彼此
天开园,将成为天津的新创业热土。
4月2日上午在上海召开的某型号民用航空发动机鼓筒裂纹故障研讨及工艺优化方案与验证策略评审会议,最终没能等来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东坡。
5月18日至21日,即将在天津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将展示本市研发的一系列脑机交互科技成果,其中包含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的最新成果之一——基于无创头皮脑电信号的“神工”脑机微信操作系统。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与工科教育相关的学生、教师和高校管理者,共同探讨如何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探究“工科理科化”现象背后的原因。
日前,天津大学第十三届“国际文化节”在卫津路校区北洋广场开幕。本届国际文化节主题为“多元天大,美美与共”,旨在加强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感知“一带一路”各国文化魅力。上千名中外师生欢聚一堂,乐享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