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始终将博士生培养质量作为工作重点,高度重视博士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为促进跨学科学术交流,2025年10月30日,学院在北洋园校区37教学楼宏远报告厅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博士生学术论坛。本届论坛秉承"'机'思广益,求是创新"主题,涵盖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三个一级学科。
论坛开幕式由副院长刘正先主持,研究生院督导组崔建中教授、王海军教授出席。参会人员包括黄田、宋轶民、梁兴雨、刘海峰、崔玉红、肖聚亮等近70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148名博士生和20余名志愿者。论坛设置开幕式、十四个分论坛和闭幕式等环节,为师生提供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平台。


刘正先副院长在开幕式致辞中,从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知识体系完善及学科交叉探索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学院的培养理念与实施路径。博士生代表王语荣结合科研实践的感悟与成长历程的体会进行发言,展现了机械学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刘海峰教授作了题为《以赤子之心,与高效低碳内燃机一起砥砺前行》的专题报告。通过回顾科研经历,分享了在博士阶段面对挫折时的心态调整方法与科研突破思路,强调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在科研道路上持之以恒。报告深入阐述了内燃机燃烧新技术的研发路径与成果转化情况,展望了高效低碳内燃机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科研工作应积极服务"双碳"战略等国家重大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黄田教授围绕博士生培养与课题研究作专题分享,深入探讨了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的辩证关系,指出学位论文需注重系统性与创新性,不能简单等同于期刊论文的堆砌。建议同学们提前做好科研规划,注重学术规范与写作质量,脚踏实地开展研究工作。报告内容详实,针对性强,现场师生反响热烈。




当天下午,14个分会场的评委专家认真听取了博士生的学术研究报告,并与汇报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各研究课题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专业点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会师生本着促进学术交流的宗旨,通过充分讨论最终评选出20篇优秀论文。
分论坛结束后,在三十七教学楼宏远报告厅举行了本届论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正先与各分论坛主席出席仪式,共同为获奖博士生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本届论坛在严谨务实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




本届论坛在延续往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新突破,共收录学术论文148篇并汇编成册,通过突出创新思维培养、强化学术育人功能、注重人文关怀融入,构建了高质量的师生学术交流平台。论坛有效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拓展了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机械工程学院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学术品牌影响力,学院将持续优化博士生培养机制,深化科教融合,为培养更多杰出工程科技人才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