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美育浸润作用
推动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美育工作小组办公室
(2021年10月29日)
2020年以来,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美育浸润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美育改革进入“新时代”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五年之内连续出台的第二个国家级文件,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美育改革进入“新时代”。学校落实中央精神,积极推动学校美育改革的顶层谋划,实施“美育浸润计划”,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写入“十四五”文化建设专项规划目标,制定《天津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推动下,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2020年以来,学校自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增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国家“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等。举办庆祝建党百年主题音乐会、校庆歌会、海棠季、红叶季等高品位、师生喜爱、具有较强社会影响的文化活动,美育文化得以浸润校园。
二、围绕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扎实推动美育改革
我校开展艺术教育历史悠久,具有“先发”的特色和优势。但对于美育教育而言,学校缺少相关学科支撑,艺术教育的“门槛”对于工作的普适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面临着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载体单一化等工作难点。学校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推动美育改革,推动美育融入“各科各育”,培育高质量美育资源,营造美育浓厚氛围。
第一,塑造课程体系,挖掘美育价值。首先解决课程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新增建设艺术与美学类通识课程45门(总数80门),实现开课数量“倍”增;建设33门第二课堂美育课程,拓展美育实践性,实现从“白丁”到“专业”的全链条培养。其次,着力解决课程的结构问题,在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中融入美育思想,贯彻美育教育理念,目前通识教育课程中,除艺术与美学类,已涵盖具有美育功能的课程300余门。学校鼓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丰富美育“元素”,不断涌现出《诗情画意谈力学》、“四渡赤水”板报等具有“美育”功能的金课。
第二,建设美育高地,推动“以美育美”。坚持筑“精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系列“音乐党史”活动,上好校园红色文化艺术大课。以125周年校庆为契机开展优秀文化作品创作,涌现出《与你同行》《如梦北洋》等一批师生原创作品;创新展演机制,持续提高话剧《侯德榜》等品牌的传播力。坚持建“团队”,重点建设北洋合唱团、北洋交响团,发挥艺术排头兵作用,充实并支持23个院级艺术团建设。坚持扩“资源”,与专业院团开展战略合作,引入精品演出和讲座资源,邀请霍春阳等名家开展“美育浸润计划”系列讲座,让更多的学生有“高起点、高水平”的审美。坚持建“基地”,建设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杨柳青年画工作室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坚持面向全体,创造美育环境。一是抓好校院协同联动,持续深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文化进书院等系列品牌活动,依托学校文化高地,加强美育平台建设。推动各学设立“美育实践基地”,并为各学院配备钢琴,大力推进美育“一院一品”计划,鼓励学院探索特色美育。二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坚持24年举办周末音乐会,截至目前已开办千余期;改革重组艺术类学生社团25个;每年组织各类人文艺术活动200余项;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班班唱、班班诵、美丽宿舍创建、美育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追求美,在团队合作中感受美;加强氛围营造,建设艺术长廊、设置闭馆音乐等浸润美育,让校园处处有精彩、生活处处是美育。
三、下一步工作思考
面向未来,美育改革要继续坚持正确方向,向改革要潜力、要活力。一是挖掘内生动力,从“重投入、重产出”到“重统筹、重引导”,倡导美育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二是搭建美育平台,强化部门间的工作协同,统筹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教育资源,使之成为美育高地。三是挖掘美育特色,重点建设好合唱、书法、朗诵等有广泛群众基础且有利于普及的美育课程和展演平台。学校将继续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努力用美育浸润师生心灵,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
(编辑 刘晓艳 张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