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AIChE Chem-E-Car亚太地区友谊赛®暨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在天津大学成功举办
2025年8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天津大学承办的2025AIChE Chem-E-Car亚太地区友谊赛®暨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在天津大学圆满落幕。本次赛事汇聚了37支国内外队伍同台竞技,包括33支国内高校代表队及印度尼西亚3支、马来西亚1支国际代表队,规模创区域赛事新高。


中国化工学会副秘书长胡杰,天津大学副校长李斌,中国化工学会监事长、中国大学生Chem-E-Car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炜,中国化工学会教授级高工、中国大学生竞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玉庆,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夏淑倩,中国化工学会国际合作部主任胡琴,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王凯,北京化工大学戴伟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张相洋教授,中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长王凌,浙江大学李洲鹏教授,天津大学刘春江教授、李鑫钢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彭冲教授,应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谢景山教授,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孙峰高级工程师,福田汽车新能源研究院张会平总工程师,南京工业大学周浩力教授,中南大学周涛教授,中北大学张立新教授等十余位专家嘉宾出席本次活动。开幕式由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黄守莹主持。


开幕式:传承创新,共筑亚太化工青年交流平台
在大赛开幕式上,天津大学副校长李斌致欢迎辞。他指出,2025年恰逢天津大学130周年校庆及化工学科百年华诞。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大始终以“实事求是”为训,在化工领域瞄准科技前沿与国计民生,培养了大批行业人才。他特别提到,Chem-E-Car竞赛2017年由天大引入中国并成功举办首届,如今升级为亚太地区友谊赛,不仅是赛事规模的突破,更成为亚太高教合作与青年交流的重要纽带。“天大将以‘服务为本’,为赛事提供高水准保障,期待各队展现亚太化工新生代的创新风貌。”

中国化工学会副秘书长胡杰代表化工学会对本次竞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Chem-E-Car竞赛通过融合化工、化学、自动化、机械等多学科知识,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创新创业及跨领域协作能力,是化工领域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实践。自2017年引入中国以来,中国队伍在全球赛事中屡创佳绩,2024年全球赛事中表现尤为突出,显著拓展了学生国际视野。“期待各队在赛事发源地展现更精彩的表现,推动亚太化工青年深度交流。”

中国化工学会教授级高工、中国大学生竞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玉庆代表裁判员发言并表示——“我们将尊重规程,尊重选手,公平公正评判,为大赛创造良好环境”,并祝愿各参赛队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取得优异成绩。

天津大学在校生王佳祺代表参赛选手宣誓——“我们将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团结协作,弘扬科学精神,展现青年风采,以最佳状态迎接本届比赛。”

竞赛环节:赛创融合,彰显化工学子创新实力
10日上午的视频与海报竞赛中,各参赛队通过创意视频和科研海报展示小车设计理念。竞赛专家委员会围绕设计方案、科学原理、安全规范等维度细致问询,全面考察队伍的理论储备与创新思路。

下午的性能竞赛环节高潮迭起。各队需针对23.00米目标距离,在一小时内完成药品用量计算、称量与配制,再按抽签顺序展开两轮赛道比拼。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政霖、李婷作为赛事解说,其风趣专业的解说与小车的精准制动相得益彰,多次引发全场掌声,赛场气氛热烈而紧张。

闭幕式:奖项揭晓,续写化工教育新篇章
闭幕式由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韩优主持。竞赛专家委员会委员David Evans对赛事进行总结点评,肯定了各队在安全性、创新性与环保性上的突破。


随后,出席嘉宾为获奖队伍颁奖,奖项涵盖性能、安全、设计等多个维度:性能竞赛特等奖: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性能竞赛一等奖:安徽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Syiah Kuala University(印度尼西亚)最佳安全奖:华东理工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友谊竞赛奖: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马来西亚)、Universitas Ahmad Dahlan(印度尼西亚)、天津大学另有“竞赛精神奖”“最佳设计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9项荣誉同步颁发。
颁奖典礼结束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范晓彬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代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对2025AIChE Chem-E-Car亚太地区友谊赛®暨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所有参赛队伍的优异成绩和积极精神表示赞赏。他强调,本次赛事恰逢天大化工学科百年华诞,是“理论与实践转化、创新较量、国际交流深化及竞赛精神彰显”的盛会。“参赛作品的显著跃升,彰显了青年一代面向未来、心系社会的责任担当。”他表示,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助力世界化工事业发展。

同期活动:交流互鉴,共话赛事未来
11日上午,2025中国化工学会学生论坛暨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交流会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谢克昌报告厅举办。竞赛专家与参赛队围绕赛前准备、工程文件包撰写、赛场表现等主要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并结合赛事的发展现状对明年赛事提出展望,为赛事持续发展注入新思路。交流会前参赛队员还集体参观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院史馆和大型仪器测试平台,近距离感受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先进的科研条件。
赛事意义:赛育英才,搭建亚太化工人才共育平台
AIChE Chem-E-Car竞赛®作为由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IChE)主办的全球顶尖赛事,自2016年由天津大学发起、中国化工学会与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引入中国以来,始终以激发全球化工学子创新潜能为核心目标。2017年,天津大学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截至2025年已连续九届耕耘不辍,形成了“以赛促学、赛创融合”的特色培养模式。该赛事以化学反应精准控制为核心,要求参赛本科生自主设计并制作以化学反应驱动且精准制动的小车,过程中需综合考量能源效率、环境影响、安全规范等多重现实因素,最终以小车停靠终点线的精准度衡量设计水准。这种实践模式不仅全方位锤炼学子的工程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更着力锻造兼具“中国心+世界眼”的新时代化工卓越人才——既扎根中国大地解决实际问题,又具备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本届赛事回归发源地天津大学,并升级为亚太地区友谊赛,诚邀37支国内外队伍(含印度尼西亚3支、马来西亚1支国际代表队)同台竞技,规模创区域赛事新高。不仅彰显了赛事在亚太地区日益提升的影响力与吸引力,更搭建了一个促进亚太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激发青年创新活力、共育未来化工新锐力量的宝贵平台。本届赛事得到北洋国家精馏技术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化工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为世界化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