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天津大学与天津二七二医院共建的天津市紧急医学救援队(筹)培训演练正式拉开帷幕。这支救援队的组建是落实《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要求的具体举措,也将进一步完善天津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天津市应对突发事件医疗应急能力。
开班仪式隆重举行,多方领导共话救援使命
开班仪式在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隆重举行,天津二七二医院党委书记占荣华、院长谢明、医务处主任王振山,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党委书记庞博、应急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范斌、院长助理董文龙出席了仪式。

仪式上,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党委书记庞博首先致辞。他提到,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多年来承担了众多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医疗应急任务,在一次次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也锻造出一支专业过硬的队伍。此次与二七二医院携手成立这支紧急医学救援队,离不开天津市卫健委对我们的信任和托付,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我们共同推进应急医学事业的重要契机。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卫生应急领域的专业优势,与天津二七二医院紧密协作,为救援队队员们提供系统、全面、实用的培训内容,助力队员们提升救援技能和处置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贡献力量。
随后,天津二七二医院谢明院长发表讲话。他表示,此次培训演练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并向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表达了衷心的感谢,感谢其对天津二七二医院的信任和在前期进行的精心筹备。同时,他对参训队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作风过硬,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二是要真学真练,切实锻炼自身本领;三是要服从指挥,虚心学习。希望参训队员们能够珍惜此次培训机会,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救援工作中,不断提升救援队的整体战斗力。




专业培训扎实开展 夯实救援基础技能
开班仪式结束后,紧张而有序的培训环节正式开始。此次培训由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精心策划和组织,内容丰富且针对性强,涵盖了医学救援响应与处置、灾难现场检伤分类技术、灾难现场创伤急救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在培训过程中,授课专家们结合大量真实案例,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演示、互动实操等多种方式,向队员们传授了紧急医学救援的核心知识和实用技能。队员们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交流,认真掌握每一个操作要点,为后续的模拟演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模拟洪涝灾害救援演练 检验实战协同能力
培训结束后,一场贴近实战的模拟暴雨后洪涝灾害演练随即展开。演练现场设置了复杂的灾情环境,模拟了暴雨引发洪水后出现大量伤员的紧急情况。救援队迅速响应,按照预设方案,通讯指挥组、门急诊组、重症救治组、外科手术组、特诊检查组、X 线检查组、检验组、消毒供应组、卫生防疫组、医疗后送组、后勤保障组等小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地开展现场检伤急救、移动医院救治、各组协同配合。

在检伤环节,队员们严格按照灾难现场检伤分类技术的标准和流程,快速、准确地对伤员的伤情进行评估和分类,并根据伤情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门急诊组的队员们迅速对伤员进二次检伤和处置分诊;重症救治组的队员们全力以赴抢救危重伤员;外科手术组的队员们在临时搭建的手术帐篷内紧张有序地为伤员实施紧急救命手术;检验检查组的队员们则利用携带的先进设备,为伤员提供及时的检查和诊断支持;卫生防疫组的队员们认真做好现场的消杀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专家点评精准到位 复盘总结助力提升
演练结束后,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樊毫军院长和天津二七二医院谢明院长对此次演练进行了点评。他们充分肯定了此次演练取得的成效,认为队员们在演练中反应迅速、操作规范、配合默契,展现出了较好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他们也指出了演练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最后,在副院长范斌的带领下,全体参训人员对此次培训演练进行了复盘总结。大家围绕演练中的各个环节,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探讨了改进措施和方法。通过复盘总结,队员们进一步梳理了救援流程,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和任务。
此次天津市紧急医学救援队(筹)培训演练的顺利开展,不仅磨合了队伍和装备,夯实了队员现场急救技能,培养了队员们应急思维和意识,也检验了队伍的整体协同作战水平,为下一步天津市卫健委组织专家评估验收奠定基础。相信天津大学与天津二七二医院联合组建的天津市紧急医学救援队通过验收后,将以更加专业的能力素质、更加高效的应急措施,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