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中国青年报:天大团队研发“团簇酶”有望为神经炎症患者带来福音

    日前,天津大学医学部张晓东教授团队成功设计出一类全新的人工酶——“团簇酶”。“团簇酶”具有超强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对阿茨海默症、脑损伤等神经炎症治疗潜力巨大。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

  • 财联社:天津大学研发出“团簇酶”

    财联社1月12日讯,天津大学医学部张晓东教授团队近日成功设计出一类全新的人工酶──“团簇酶”,具有超强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对阿尔茨海默症、脑损伤等神经炎症治疗潜力巨大,在生物医学特别是神经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

  • 津云:天大研发“团簇酶” 有望为神经炎症患者带来福音

      日前,天津大学医学部张晓东教授团队成功设计出一类全新的人工酶——“团簇酶”。“团簇酶”具有超强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对阿茨海默症、脑损伤等神经炎症治疗潜力巨大。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 

  • 人民日报:天大研发全新人工酶 有望成为神经炎症患者福音

    天大医学部张晓东教授团队成功设计出一类全新的人工酶——“团簇酶”。

  • 科技日报:聚焦集成电路产业生态优化 天津成立“芯火”双创基地

    2021年1月6日,天津市“芯火”双创基地(平台)在滨海高新区成立。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滨海高新区、天津大学、天芯微系统集成研究院有限公司就基地(平台)建设的支持资金、建设内容、各方责任等事项签署合作协议。

  • 科技日报:5G专网起飞 边缘计算不再“边缘”

    边缘计算可以在云和客户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区,进行协同数据存储、计算分析以及网络传输等程序运行,以提升网络传输效率。而且边缘计算的逻辑位置与5G专网的逻辑位置是共通的,所以边缘计算可以说是5G专网的理论支持,而5G专网则是边缘计算的具体体现之一。

  • 经济日报:天津:“芯火”双创 “点燃”信创产业链

    2021年1月6日,天津市“芯火”双创基地(平台)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成立。双创基地由将通过市区两级政府部门携手高校,共同构建集成电路共性技术研发、科技创新、产业孵化、高端人才集聚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双创基地的成立,将优化天津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支撑天津信创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跨越发展。

  • 光明网:青岛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培养联盟成立

    本报1月9日讯 青岛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培养联盟日前正式成立。联盟将以人才培养、供给为抓手,搭建项目合作、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的交流协作平台,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为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创新资源。

  • 光明网:探访青藏高原“博士村”: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冬日里,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撒进屋内,在一圈圈的光晕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安静的只剩下老人翻书时纸张摩擦产生的“哗哗”声。

  • 国家治理周刊:颜晓峰:“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既带来重大战略机遇,也带来严峻风险挑战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经历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着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环境形势越是复杂严峻,思想观点越是活跃激荡。2020年,从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 红旗文稿:颜晓峰:在世界动荡变革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重大纲领,是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当代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基本方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出现前所未有的深刻复杂变化,“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依据科学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正确分析了当前以至后疫情时代的历史大势、国际大局和中国角色,指明了人类社会加强团结、推进合作、共克时艰、开创未来的前进方向,表明了面对世界动荡变革期,坚定不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拓展和深化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实践。

  • 天津日报:颜晓峰:新发展阶段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日前出版发行。该书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形势、重大意义、特点规律、重点内容、方针原则等的深刻认识,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性、战略性、创造性的思想观点和实践要求,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期间的意识形态建设,而且为新发展阶段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导。

  • 文艺报:“汉俄对照中国诗歌读本系列”: 诗歌的群星

    近十年来,南开大学教授、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谷羽把主要精力用于中国诗歌的外译,致力于向俄罗斯读者译介中国的诗歌。从2011年开始,他同俄罗斯汉学家谢尔盖·托罗普采夫、鲍里斯·梅谢里雅科夫、诗人阿列克谢·菲利莫诺夫、乌克兰学者娜塔莉娅·切尔内什等建立了密切联系,合作翻译诗歌。起初选译中国当代诗,后来也合作编选翻译中国古代诗歌。2016年得到天津大学出版社支持,“汉俄对照中国诗歌读本系列”丛书立项。2017年这套丛书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继他选编翻译的诗集《风的形状——中国当代诗选》2018年在彼得堡许帕里翁出版社出版之后,在2020年,由他选编、合作翻译的“汉俄对照中国诗歌读本系列”《当代诗读本》(三册),也在天津大学出版社问世了。

  • 新华社:这个寒冬有点甜!校园“长”出福袋暖人心

    寒冷冬夜,氤氲着暖光的福袋悄然挂在了天津大学校园内的一排排自行车、树枝树干和街边的路牌上。刚从图书馆走出的学生,仿佛置身于点点星光中,一扫紧张备考的疲惫,绽放出惊喜又温暖的笑容。

  • 天津日报:天津大学获批市级工程研究中心

    2020年度天津市工程研究中心名单近日发布,包括天津大学承担的“天津市人机交互智慧医疗工程研究中心”和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担的“天津市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技术产教协同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4家中心获批正式认定。

共10932条 首页上页1...430431432433434...729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