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人社局启动了2024“博士后看津城”系列活动,将协同本市博士后设站单位借助会议论坛、学术交流、人才招聘等契机,组织和邀请京津冀的博士后等高层次青年人才,走进天开高教科创园等重点产业园区、三六零等产业链龙头企业、海河实验室等重点研发机构及红色历史遗迹、历史文化街区等互动交流。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一书以中国第一所现代性质的公立大学——北洋大学为研究对象,钩沉史事,考覆发微,探究北洋大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不仅丰富了学界对于北洋大学历史的认识,更在突出中国大学精神、传承大学文化、展现中国现代大学与社会的互动,突显中国现代大学使命担当上,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对新时代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新征程中,弘扬中国大学文化研究,进一步深化中国大学精神研究实践,亦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4月12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高校、大学科技园、商业航天企业,开展“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发展”课题调研。
4月13日,“样式雷”世界记忆遗产研讨会在“样式雷”故里永修县举行。研讨会首次系统阐释了“样式雷”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提出打造具有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片。
日前,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一期竣工投用。可生产20多类海水淡化相关产品的产业化平台、配有海水直供取水泵站的试验场……这个“高配”基地现已吸引多家海水淡化领域企业前来接洽入驻。
日前,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成都分赛区项目路演活动顺利举行,此次活动由上海市徐汇区委人才办承办,上海市科技人才资源中心有限公司和S创中国协办。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2022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着力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近日,2024“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和北洋园校区举行,6万余名游客和校友走进天津大学校园,感受春日海棠的魅力。
4月8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医学部主任顾晓松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共同规划与指导的“数字中医人”在津发布。
日前,天津大学首届“一站式”学生社区体育文化节开幕,师生乐享校园健身热潮。
日前,智能网联数据应用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暨首届智能网联数据要素生态创新会议在天津大学举行。
“大家好!我是天津大学刘艳丽教授的数字助手,希望可以高质量服务大家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近日,在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电力系统基础》开学第一课,刘艳丽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本学期的新伙伴——全过程全环节AI助教。
“大家好!我是天津大学刘艳丽教授的数字助手,希望可以高质量服务大家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近日,在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电力系统基础》开学第一课,刘艳丽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本学期的新伙伴——全过程全环节AI助教。
非遗学和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民间文化,有人便把非遗学与民俗学、民间文化学等同起来,但它们不能等同。民俗学从田野出发,但并不必须回到田野;非遗学却必须回到田野。非遗学是为田野工作的学科,这是它的特性,也是它的学术使命。
4月的大学校园,海棠花盛放摇曳,2024“天大·海棠季”如约而至,花开又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