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和感染是血液接触生物医学设备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天津指南》是第一个以中国地名命名、内容以中国倡议为主的生物安全国际倡议。
环境学院王灿教授团队围绕废气生物过滤技术展开长期研究。
做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国家需要的事。
记者近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合成生物学团队创新DNA存储算法,将十幅精选敦煌壁画存入DNA中,通过加速老化实验验证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C下可保存两万年。
本站讯(记者赵晖) 9月16日,天津市市委书记李鸿忠在迎宾馆与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一行进行会谈。会谈前,天津大学与新奥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深度合作,建立科研产业生态集群,打造物联感知创新型产业生态。根据双方合作协议,新奥新智将在五年内出资1亿元,与天津大学合作共建“天大-新奥物联感知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是双方共同管理的联合研发平台,基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秉持“...
本站讯 9月16日,新奥公益慈善基金会和天津大学北洋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仪式在天津市迎宾馆举行。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旭,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原党委书记、北洋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家俊,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胡文平,党委常委、副校长元英进,党委副书记、北洋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雷鸣等出席活动。捐赠仪式由胡文平主持,...
迎盛会巡礼:纪检监察、人才队伍建设、统战工作5年回顾
9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负责任地使用生命科学的全球指导框架:降低生物风险和管理双重用途研究》
科技创新;天津大学以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网络文明建设赋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老化和破损,如敦煌壁画等。为了让我们子孙后代都能欣赏到这一壮美的历史画卷,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团队创新DNA存储算法,将上述十幅敦煌壁画存入DNA中,通过加速老化实验验证壁画信息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C下可保存两万年。
9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从什么是“人类世”开篇,以“全球变化、人类世与可持续发展”为题,开启了2022年天津大学生态环境类理科实验班的专业课。
9月9日,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实施,推动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校启动天津大学“求是名师讲堂”暨“一流本科教育”系列专家讲座,特邀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洱岽作主题报告。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巩金龙出席会议并致辞,各本科教学单位主管领导、专业教师等共200余人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王世斌主持。
(通讯员尹伟)9月8日、9日,在中秋节与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胡文平,校党委副书记雷鸣,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张力新分别率队走进后保部、学工部、保卫部等校园疫情防控一线部门开展节日慰问,同时向全校教职工送上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学工部部长赵欣、国际处处长张振、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马桂秋、校团委书记管虹、后保部部长刘秀国等相关部处领导陪同慰问。“大家辛苦了,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关心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