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喜迎校庆】百卅学府启新程科创生态聚势能——天津大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大会 暨校友企业联合会成立大会召开

作者:王涵木编辑:梁绍楠 王润嫣来源:宣怀学院

百年学府,弦歌不辍育英才;创新引擎,破壁攻坚开新局;校友同心,聚势赋能兴伟业!

9月30日,天津大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大会暨校友企业联合会成立大会在北洋园校区举行。本次大会以“创新策源·生态赋能·产教融合”为主题,汇聚广大校友力量,共商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聚贤汇智:共赴科创与产业的巅峰对话

大会由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胡文平主持。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校长柴立元,党委原书记李家俊,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天友等出席;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柳,南开校友企业家联谊会执行主席文飚等政府代表及兄弟高校莅临指导;刘毅、马如仁、林松华、王俊等300余位海内外校友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校友是支撑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杨贤金书记在致辞中指出,校友企业作为连接校友资源与地方经济的纽带,是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此次校友企业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校企合作迈向生态化、系统化、可持续化新阶段,未来将营造“校-企-研-创”一体化发展新生态,推进《天津大学校友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保障母校与校友深度互动、相互赋能。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

柴立元校长系统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校友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天津大学坚持“兴学强国”使命,持续推进新工科建设,已建成多个国家级学院与重大科研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学校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提出以“七个高”为核心的深化改革行动方案,重点推动高价值成果转化,积极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制定校友工作“双十条”,成立校友企业联合会,推动“双向赋能”。值此建校130周年之际,他号召全体师生与广大校友携手奋进,共同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天大力量”。

天津大学校长 柴立元

聚势赋能:校友企业联合会开启协同发展新纪元

在全场掌声中,杨贤金书记、柴立元校长共同为校友企业联合会揭牌,标志着这一凝聚全球天大人智慧的组织正式成立。

九安医疗董事长、北洋海棠基金发起合伙人、天津大学宣怀学院院长刘毅当选会长,“我们依托天津大学坚实的创新创业根基,构建了以北洋海棠基金、天津大学科技园、宣怀学院/创业知本社为核心的创新创业‘三大支柱’,提出了‘为科学家配上投资家,一起寻找创业家’的‘三驾马车’协同驱动理念,为‘碳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刘毅表示,“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创新创业的竞争。要把更多有梦想、有追求的青年学子留在天津,将创新创业与天大的优势学科相结合,让拥有科研成果的教授、高校院所、初创企业、上市公司深度互动,携手打造创新创业的‘天大+碳湾’模式!”

九安医疗董事长、北洋海棠基金发起合伙人、天津大学宣怀学院院长刘毅

聚力攻坚:“碳湾倡议”与成果转化构建创新双引擎

大会现场,一场关乎绿色发展的“思想盛宴”引发强烈共鸣。天津大学党委原书记李家俊、利安隆董事长李海平领衔29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青年创业者在会上共同签署《碳湾倡议》。碳湾建设将遵循“4C”发展思路:汇聚更多碳研究者,培养更多碳千里马,投资更多碳创业者,吸引更多碳企业落户,形成碳产业的生态雨林;以碳生态为起点,赋能每一份创新创业充分的营养,让“碳创意”破土、“碳企业”生长、“碳产业”成林,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天大碳湾模式。

利安隆董事长、北洋海棠基金发起合伙人李海平

随后,王天友副校长作天津大学高质量成果转化项目的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学校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方面的战略布局与标志性成果。报告重点阐述了以“三区”建设为核心的成果转化机制,发布了涵盖高端科学仪器、深海采矿、声学监测、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十大高质量转化项目,展现了学校推动“智”变“金”的硬实力与机制创新的新思路。报告全面介绍了学校成果转化工作的“硬实力”与“新思路”,也为校友企业联合会后续开展合作提供了丰富的“项目库”与“资源池”。

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天友

聚沙成塔:捐赠彰显校友情怀

随后举行的捐赠与签约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在校友捐赠环节,多笔捐赠共同注入“可持续发展基金”、“北洋创新创业大厦建设基金”、“天津大学发展基金”等重点项目,捐赠基金将用于人才引育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充分彰显了广大校友心系母校、反哺母校的深厚情谊与鼎力支持。

在校企合作环节,天津大学与校友企业就科学仪器成果转化达成重要合作,并携手共建“厦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标志着校企协同创新迈入新阶段。整场仪式情谊交融、举措务实,生动诠释了校友与母校同心同行、共赴未来的坚定决心与发展格局。

聚智未来:共绘科创生态的“天大方案”

此次大会达成广泛共识:要以校友企业联合会为纽带,构建“学科优势-校友资源-产业需求”三角支撑体系;要以碳湾建设为抓手,打造国家双碳战略的“天津样板”;要以耐心资本为支撑,让硬科技企业“留得住、长得大”。

130年栉风沐雨,天大人始终以“兴学强国”为己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天津大学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天大+碳湾”成为全球碳科技的创新地标,让“天大智造”成为中国硬科技的闪亮名片,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天大”的力量!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