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巩固课堂所学基本知识,加强和提高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了解海洋观测在海洋科学研究及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共45名本科生在8位学院专业老师以及2位企业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于9月15日至19日赴大连旅顺开展了出海实习活动。通过海洋认知、海洋大地测量、海岸地形测量、海洋水文观测和海底地形测量等实习内容,以及技术方案设计、外业测量实操等环节,同学们进一步增强了对海洋专业的理解,提升了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海洋技术问题的能力。
金秋送爽,青春扬帆。2025年9月8日晚,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5级能源与动力工程“强基计划”班(简称强基班)新生见面会,于开学首日在北洋园校区46楼成功举办。本次见面会以“启航·强基|认识、了解与展望”为主题,旨在帮助首届强基班的19名新同学深入了解学科内涵、熟悉校园生活、快速融入班集体,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能源与动力学科主任梁兴雨教授、学科副主任兼强基班班主任宋康教授,天津大学5名优秀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代表参加见面会,并做报告或分享。梁兴雨教授首先系统...
为切实推进我院2026届硕博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学生全面分析今年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充分做好求职准备,9月11日下午,微电子学院于卫津路校区23教学楼306召开2026届硕博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旭,研究生指导主任王玥与百余名毕业生参加了会议。
2025年9月1日至7日,我院讲席教授Robert Mark Ellam率10名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赴马来西亚,与马来亚大学师生开展地学联合实习。实习融合学术交流、前沿地质考察与多元文化体验,实践团在马来亚大学了解东南亚地学研究特色,在兰卡威地质公园等地开展野外实践,提升专业能力,还深入传统村落培育跨文化视野。七天的行程,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战略认知的融合,拓宽国际视野,增强使命感。学生们表示收获颇丰,学院也将继续拓展交流合作,助力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2025年8月11日,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我校共派出4支参赛队伍,分别荣获全国特等奖2项、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大赛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以“双碳战略下的能源转型及其技术变革”为主题,是面向全国高校学生(以本科生为主)的一项具有工程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旨在推动高校工程教育理论与工程实际结合,培养具备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工程师,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开赛以来,...
(本站讯 作者 董严斌)2025年8月8日至11日, “东方仿真・欧倍尔” 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顺利举行。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六大赛区366所高校的2400多支队伍参与角逐,最终仅有84支队伍脱颖而出,获得总决赛资格。在为期两天的总决赛激烈较量中,由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2级本科生徐梦烁、黄伟康、卢迪子三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表现出色,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出色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化工原理理论和虚拟仿真赛项中充分展现了天大化工学子的专业素养...
(本站讯 作者 董严斌)7月22-23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成功举办 2026 级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1 00 名优秀大学生入营并参加 学科认知深化、科研平台研习、学术文化传承等系列活动,沉浸式体验天津大学化工学科科研创新之旅 。启幕:学科根基与发展愿景解码7月2 2 日,夏令营开幕式在谢克昌报告厅举行,范晓彬院长应邀出席。范院长以“化工学科百年传承与前沿突破”为主线,系统梳理化工学科百年建设成果时间轴,围绕能源化工高效转化、绿色工艺系统集成、高端材料精准制备 等方向的科研布局...
为深入落实高标准服务天津大学教职员工,天津大学附属中学与后勤基建部共同推动,探索基础与高等教育贯通培养拔尖人才新路径,提升育人质量。近日,天津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李忠益带队,组织核心管理团队分批次上门走访天津大学各学院(部)、机关部门、直属单位。一方面就基础教育服务教职员工进行政策解读,答疑解惑;另一方面结合科学教育的特色发展、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进行研究和讨论,推进“高中+高校”贯通培养的深化落实。首批上门走访服务单位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卫生应急学院、智能...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切实发挥“天津大学研究生文理拔尖奖励计划”对于学校“强工、厚理、振文、兴医、交叉(融合)”综合性学科布局及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性作用,学校于近日组织2023年立项项目中期评审。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党员与广大“五老”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接力,机械工程学院于6月13日在举办“铸魂赋能 先锋引领——关工委、青年党员的对话与传承”座谈会。活动以“五老”引领青年党员发挥先锋作用为核心,通过座谈交流,激励青年党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担重任、争做先锋。机械工程学院关工委主任孙月海、党委副书记林杰威、关工委秘书长谭耕耘、党委组织员张洁,以及学生党支部书记代表、党员代表参加座谈。
2025年6月20日,天津市第二届“晨星衡祥”杯能源动力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大赛,在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圆满落幕。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学子在激烈角逐中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卓越的创新能力,斩获多项殊荣,彰显了学院在能源动力领域人才培养的深厚底蕴与突出成效。
为切实做好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各项教学工作,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运行,学院于6月12日下午召开了本学期期末工作动员会,围绕期末考试安排、监考工作注意事项以及毕业设计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和部署。微电子学院20余位教师参会,会议由教学副院长李卓主持。李卓首先强调了期末考试的组织与管理规范。他指出,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全体教师需高度重视考试命题、阅卷及成绩评定等关键环节,确保公平、公正和科学性。
为进一步深化国内重要涉海研究院与高校科教融合实质性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工作高质量发展。6月6日下午,海洋学院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第八教学楼319室举办中科院涉海研究院所招宣会。
2024年5月,中马建交50周年之时,一封由天津大学87名马来西亚留学生发出的联名信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回复,今年是天津大学学子收到习近平主席回信一周年。多年来,天大经管师生以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领域深度参与共建,深化中外学术交流,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本栏目将聚焦于此,记录经管人担当作为的坚实足迹,展现“天大方案”服务丝路建设的生动实践。
自5月10日起,天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启动《工程素养与工程实践》课程实践教学。该课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继完成理论部分教学后,通过真题真做、实地调研、双师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真实工程场景中凝练工程素养、提升实践能力、树立大工程观,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衔接,为培养适应新时代产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