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由天津市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指导,天津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天津师范大学承办的“品读优秀经典·赓续津沽文脉”2025书香天津·校园大学生“悦读之星”评选活动决赛在天津师范大学会议中心大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市本科院校、军事院校及部分独立院校、高职院校等53所学校的选手入围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2024级管理与经济学部本科生黄梦一,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图书馆荣获优秀组织奖。图书馆馆员邓泽宇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025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落幕,天津大学北洋动力车队凭自主设计的 “浩跃 16” 赛车获全国二等奖。车队全项通过含上百项细则的车检,静态赛中技术方案与商业报告获认可,动态赛交出 8 字环绕 5.595 秒等亮眼成绩,降雨中仍顺利完成耐力赛。荣誉背后是团队、指导教师、往届队员及赞助商的支持,也体现机械工程学院专创融合培养体系成效,未来学院将持续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10 月 10-12 日,2025 中国青年科技创新 “揭榜挂帅” 擂台赛机器人领域主擂台赛在东莞举行,天津大学赫连乾则团队的《四自由度全周期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系统》获特等奖。该项目设计 4 自由度混联机构,实现踝关节转动中心实时对齐,完成多例实验,为康复机器人设计提供参考。大赛设 8 个主擂台,吸引 7000 余支团队,机器人领域赛有 67 所高校 151 支团队参赛,天大机械工程学院近年已获近 200 项高水平荣誉。
日前,第十九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Chinacreative challenges contest,简称3C大赛)国赛评选结果揭晓。我院师生凭借卓越的创新设计与前沿探索,在本届大赛中表现优异,展现了我院在数字艺术与设计交叉领域的深厚实力与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
2025年10月17日,外国语学院召开2025级社会科学试验班大类协同育人思政工作会。建筑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党委有关负责人及2025级社会科学试验班大类师友导师、班主任代表共同参会。
前不久,海洋学院2022-2024级全体马来西亚籍留学生在小学期中与中国学生携手并进,在浩瀚的蓝色疆域中,共同铸就一次难忘的海洋探索之旅。
2025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徐胜教授带领本科生团队赴日本东京大学开展地学联合实习。此次跨国实践以“学术交流+实地考察+文化浸润”为核心,旨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深化对地学领域的多维认知,为中日地学领域合作搭建青年交流桥梁。实习期间,团队以“地质考察+城市调研+学术交流+文化感知”为主线,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自然到人文的全方位学习。溯源地球演化,解析科学原理团队前往浅仓山公园,实地观察富士山火山地貌特征,在指导老师解析下,深入理解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俯...
绳结,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实用技艺与文化符号,其核心功能体现在“连接、固定、承载”三大方面。在不同场景中衍生出多样化的实用价值,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绳结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极具代表性的实用技术与文化符号,其价值贯穿于生产实践、生活保障、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既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世界的工具载体,也是承载传统与传承的文化媒介,绳结在航海、救援、户外生存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传承航海文化。9月25日,2024级海洋技术专业本科生与东盟专班同学在高邈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绳结实践课。从认识绳结开始,学习绳结的功能,历史及背后的文化传承,并亲自实践了10种在航海及生活中常用的绳结技法。
无人船,作为融合船舶工程、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水上智能平台,已成为现代海洋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无人船技术是海洋智能装备领域的前沿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上安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人船也是推动新工科教育、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想载体。天津大学海洋学院紧跟科技前沿,以无人船为教学抓手,开展了一场集理论、实操与创新思维于一体的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科技力量,在探索中构筑专业认知。
2025年9月21日至9月22日,2025国际工程教育发展会议在天津大学求实会堂举行。本次盛会以"融合·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工程院院士、教育专家、行业领袖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工程教育的新范式与新路径。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以专业能力与饱满热情助力大会顺畅运行,赢得了海内外嘉宾的高度评价。
在刚刚落幕的CCF SAC2025首届全国大学生智慧农业大赛中,由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组成的“海小棠”团队凭借其自主研发的“DexCatch”智能抓取系统,勇夺“采摘机器人”赛道第一名,并一举摘得大赛总决赛冠军!本次大赛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联合承办的全国性赛事。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基本知识,加强和提高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了解海洋观测在海洋科学研究及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共45名本科生在8位学院专业老师以及2位企业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于9月15日至19日赴大连旅顺开展了出海实习活动。通过海洋认知、海洋大地测量、海岸地形测量、海洋水文观测和海底地形测量等实习内容,以及技术方案设计、外业测量实操等环节,同学们进一步增强了对海洋专业的理解,提升了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海洋技术问题的能力。
金秋送爽,青春扬帆。2025年9月8日晚,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5级能源与动力工程“强基计划”班(简称强基班)新生见面会,于开学首日在北洋园校区46楼成功举办。本次见面会以“启航·强基|认识、了解与展望”为主题,旨在帮助首届强基班的19名新同学深入了解学科内涵、熟悉校园生活、快速融入班集体,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能源与动力学科主任梁兴雨教授、学科副主任兼强基班班主任宋康教授,天津大学5名优秀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代表参加见面会,并做报告或分享。梁兴雨教授首先系统...
为切实推进我院2026届硕博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学生全面分析今年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充分做好求职准备,9月11日下午,微电子学院于卫津路校区23教学楼306召开2026届硕博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旭,研究生指导主任王玥与百余名毕业生参加了会议。
2025年9月1日至7日,我院讲席教授Robert Mark Ellam率10名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赴马来西亚,与马来亚大学师生开展地学联合实习。实习融合学术交流、前沿地质考察与多元文化体验,实践团在马来亚大学了解东南亚地学研究特色,在兰卡威地质公园等地开展野外实践,提升专业能力,还深入传统村落培育跨文化视野。七天的行程,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战略认知的融合,拓宽国际视野,增强使命感。学生们表示收获颇丰,学院也将继续拓展交流合作,助力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