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建校1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隆重举行

作者:李嘉毅 梁绍楠编辑:梁绍楠 蔡垭铤 胡晓雪来源:党委宣传部 摄影: 陈晓金 丁宇 郭程 刘延俊

今日北洋园,旌旗欢腾,风华毓秀,葱茏佳气绕楼台。百卅荣光,强国担当。10月2日上午,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建校1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洋园校区求实会堂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天津大学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

习近平强调,新起点上,希望你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97岁的老学长徐之炎、95岁的老学长方华灿出席大会,全场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他们的奋斗足迹,是母校文脉中最珍贵的传承。

出席大会的教育部及有关司局领导有: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任友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周天华,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张晋。

出席大会的天津市领导有:市委副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刘桂平,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虹,市政府副市长张玲,市政协副主席、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高秀梅,以及部分天津市老领导。

出席大会的兄弟高校领导有: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宋保维,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邬小撑,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同济大学校长杨金龙,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国防科技大学少将副校长吴建军等89所高校的领导。

出席大会的院士、专家有:姚建铨、饶子和、叶声华、余贻鑫、屠海令、刘丛强、苏万华、杜彦良、李儒新、元英进、王成山、赵华、郝洪、王明时、冯骥才、颜晓峰。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主持建校1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10时02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大会正式开始。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任友群在会上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并致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的回信,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绩,并对学校发展提出殷切希望。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学校的亲切关怀,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天津大学办学治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任友群代表教育部向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奋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希望天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教学科研改革,进一步增强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奋力答好“强国建设,天大何为?”的这一时代使命。他向学校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二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要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四是要加强有组织科研攻关,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任友群表示,教育部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天津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祝福天津大学,在一流大学建设上取得更大成就,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展现更大作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铸就新的辉煌!

刘桂平代表天津市委、市政府,向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祝贺。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语重心长、寄予厚望,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挺膺担当,接续奋斗,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持续转化为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他表示,130年前,先辈们在天津这片热土上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树起“兴学强国”的时代大旗。130年来,天大学人始终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走出了一条探索真理、理工强国与民族复兴的不凡之路,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天津大学与天津这座历经近代百年风雨洗礼的城市,休戚与共、共生共荣,形成了大学与城市双向赋能、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希望天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此次重要回信精神,立足天津锐意进取,在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大使命中,始终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示范者”,始终做肩负兴学强国之志的“传承者”,始终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奋斗者”,始终做引领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服务保障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城市和大学的双向奔赴、相互滋养、彼此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天津大学的关怀和厚爱,令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以《百卅岁月 强国担当》为题作报告。他回顾了学校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130年来兴学强国、矢志奋斗的光辉历史。“天大之为,是为天下大学之为!这条道路,不仅是天大的历史选择,更是中国现代大学的集体探索;不仅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对国家需要的坚定回应。”他指出,从2015年天津大学双甲子之年,到2025年百卅之年,正是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的十年。十年来,学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不断健全,高水平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面向未来,天津大学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立足“从未来到未来”的育人理念,以“预见未来”之智,把握高等教育变革的新方向;以“引领未来”之能,重塑卓越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以“创造未来”之志,开拓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他强调,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天大人一定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勇当教育强国建设的排头兵,与全国高校携手并进,共同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贡献天大智慧、天大方案、天大力量!

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代表兄弟高校致辞,向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祝贺和美好祝愿。他指出,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大与清华气质相投、文化相合。“自强”是两校与生俱来的精神底色,“爱国”是两校一致的价值追求,“实干”是天大人和清华人共同的鲜明特质。天大与清华渊源深厚、情谊绵长。一批批天大人、清华人,为两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同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天大与清华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砥砺并进、密切合作。近年来,两校开展了一系列深入合作,携手解决脑机接口、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前沿问题。面向未来,相信两校友谊将如霭霭花堤一般生机盎然,如滔滔北运一般奔流不息,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力量。清华大学将一如既往与天津大学等兄弟高校一道,用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成绩赓续巍巍学府的新荣光!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校长、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胡仕新发来了视频祝福。他指出,天津大学130年来在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发展与推动全球科学进步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天津大学的求学岁月里,有严谨治学的恩师,也有志同道合的同窗,这段经历奠定了他一生的学术基础与事业方向。“母校赋予了我开拓创新的勇气、直面挑战的担当以及引领未来的格局。”他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拓宽天津大学与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的合作维度,持续引领全球高等教育的卓越发展。

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松华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回顾了自1993年为母校学子捐出人生第一笔勤工俭学收入至今三十余年的爱心历程。盈趣科技于2013年创立“厦门春水爱心基金会”,迄今已资助1200名寒门学子完成学业,并于2021年向母校捐赠3.13亿元支持教育发展。他承诺未来将陆续通过“春水基金”给“天津大学北洋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股票和现金共计3个亿,支持母校高质量发展。他始终将“实事求是”的校训与“富而有责、有义、有爱”的企业家精神相融合,带领企业与母校密切合作,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兴学强国梦,半个捐教育;心系农村结,半个谋共富。”他将以实际行动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恩,为母校的辉煌未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余贻鑫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动情讲述了在天大度过的71年求学与从教岁月。他于1954年进入天津大学电力系学习,在老一辈优秀教师的培养下,树立了严谨治学、积极创新的科研意识。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克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城市配电网规划和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其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并牵头建设智能配用电装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他说:“愿我天大人赓续‘爱国奉献’之人生选择,光大‘严谨治学’之优良品格,勇担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时代重任。”

智能与计算学部李垚臻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分享了自2019年进入北洋园以来的成长与感悟。天大的托举,成为了他创新的底气,他带领团队融合生成式AI攻克轻量化3D建模难题,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及意向投资。在研究生阶段,他在导师指导下投身智算网络芯片研究。如今他选择继续攻读博士,立志在高性能智算网络领域深入探索,为国家核心科技自主可控贡献青春力量。他表示,天大人“实事求是”的基因和“兴学强国”的使命已深深融入其成长历程,新一代学子将勇担时代责任,把创新扎根祖国大地,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杨贤金在主持讲话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温暖人心、催人奋进,高瞻远瞩、指引方向,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为天津大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标定了航向、指明了路径,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天津大学的关心厚爱。他强调,天津大学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新起点,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汲取思想伟力,踔厉奋发有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他表示,要高擎“兴学强国”的大旗,胸怀“国之大者”的担当,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从未来到未来”的理念,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要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聚力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锚定“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奋斗目标,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添动力、增活力、聚合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砥砺初心、坚守使命,奋力书写“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努力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做榜样、当先锋。

在全体合唱《天津大学校歌》的歌声中,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建校1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胜利落幕。

出席大会的还有来自国家部委,天津市级部门和各区相关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协会、学会的负责同志,110余所中学负责同志,国际特邀来宾,新闻媒体代表,以及学校老领导,直属、附属医院及医学中心负责人,各地校友会会长、理事长,捐赠人代表,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校友,师生代表以及特邀嘉宾。

会前,校友贾庆林同志、何勇同志以及各地校友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母校130周年校庆的祝贺。此外,学校还收到有关地方党委、政府,兄弟高校,机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领导、友人发来的277封贺信贺电。

本次大会通过网络同步直播,并在北洋园校区和卫津路校区智慧教室、深圳校区、福州校区设置分会场,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关心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界人士相聚线下线上,共襄盛会。

肇基学府为国昌,储才兴学百卅年。130年前,北洋大学以敢为人先的担当,扛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旗;130年后的今天,天津大学有实力、有能力、更有责任,以开拓创新的魄力预见未来、引领未来、创造未来,为如期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真抓实干,为决战决胜教育强国建设不懈奋斗,为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贡献磅礴的“天大力量”!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