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王振扬 唐婧亚 摄影 郭程)当VR数字技术邂逅安全教育,当应急演练变身科技感十足的闯关游戏,5月15日,由市应急管理局、市教委、市地震局、市气象局等相关单位联合打造的“应急安全科普流动体验馆”走进天津大学,满载智能设备的应急安全大篷车在太雷广场开启“学生安全教育月”安全素养提升行动,吸引500余名师生热情参与。本次活动由学工部、保卫部、后勤基建部、机械工程学院联合承办。

在“应急安全科普流动体验馆”进校园暨天津大学学生安全教育月启动仪式上,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魏东,以及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欢出席并讲话,市教委、市地震局、市气象局、津南区应急管理局、公安局、海棠街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天津大学学工部、保卫部、后勤基建部、机械工程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出席。

魏东在讲话中指出,防灾减灾日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旨在深刻汲取灾害教训,科学把握灾害防治规律,加强对各类灾害隐患的排查评估和动态监测,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综合减灾能力。市应急局重视面向学生群体的安全教育,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安全教育从“被动灌输”向“主动防御”转型,为新时代大学生系好生命安全“智慧纽扣”。

杨欢指出学校一直以来坚持在各类关键时间节点发布安全提示,常态化开展学生宿舍、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治,全覆盖组织疏散灭火演练,以年级大会、班会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等。学校将每年的5月和11月确定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学生安全教育月,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应急演练、警示案例教育等活动。他强调,“安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生命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学校也将进一步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校园环境,为天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筑牢安全基石。

活动现场,“大篷车体验区”化身应急教育新课堂。在“消防安全”体验区,学生们佩戴VR设备置身数字化实验室,通过手势识别系统处置模拟危化品泄漏事故;“地震逃生”、“火灾逃生”实训区,志愿者指导大学生在仿真训练塔演练缓降器逃生,动态捕捉系统实时生成逃生效能评估报告;“展位体验区”内,智能假人配合生物传感技术,让心肺复苏按压深度、频率实现可视化反馈,通过考核的参与者在“打卡兑换领奖区”可以获得相应证书和奖品。

本次活动是全民应急安全宣传教育的创新实践。师生踊跃参与VR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参与者纷纷表示,将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为指引,主动学习应急避险知识,严格遵守法规、校规,争做新时代应急安全的“先锋哨兵”,为守护校园平安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 焦德芳 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