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百卅天大】合起来创造奇迹

      2025-05-17       

本站讯 (作者 吕静)转眼间,又一个十年。学校已经历130年风雨,回想120年双甲子之庆,往事历历在目……

那一年,面对120校庆和搬迁新校区双重压力,师生校友们万众一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我感到无比幸运。那时候我在校团委工作,有幸承办了22项校庆相关的科技文化活动,比如,2014年10月2日,“圆梦新校区,启航新甲子”梦想传递活动开启了距离120校庆一年的倒计时;2015年9月14日,“兴学之路”原创交响合唱音乐会,我们不是为了自己的校庆而校庆,而是用原创交响乐献礼中国高等教育;原创话剧《侯德榜》公演。然而,这些工作没有一项是一个部门独立完成的,全都是在全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在师生校友的广泛参与中完成的。所以我要讲述的是一个集体的“群像”故事,就拿120校庆晚会为例来讲这个故事吧。

一是在学校的深厚底蕴中挖掘宝藏,凝练大学精神,品味母校情怀

八项规定出台后,如何搞校庆?各个高校都在看着我们,特别是怎么搞文艺晚会。我们想不请明星大腕,不花大价钱搞大制作,而是依靠师生校友们自己创作演绎,用艺术作品凝练大学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强调的,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整台晚会不是用现有节目进行堆砌和拼盘儿,而是要有思想、有内涵。比如幼儿园特别想表演个开场舞,我们想孩子们不正是“小小北洋人”吗,我们何不表达我们北洋精神的薪火相传、新老相承呢?于是创作了《少年之责任》。即便是暑假期间,家长们也要天天送孩子去幼儿园排练,但大家都很支持,一位家长说,这个节目很有教育意义,回家定给我儿讲歌曲含义,小小年纪能有如此熏陶和感染,吾和吾儿之大幸。

非常值得骄傲的是,整台晚会共16个节目,有13个节目都是师生校友的原创。比如:交响合唱《永遇乐·北洋双甲子赋》,舞蹈《七星灯火》、《写意海棠》,情景歌舞《圆梦新校区》,诗朗诵《向先贤致敬》等等,我们自己创作的作品更有天大味道。比如有很多音乐家都给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谱过曲,但是他们大多体现了小情怀,而没有把这首诗歌放到当时时代的大背景下去理解,而我们的教师冯公让创作的艺术歌曲《再别康桥》最感人,我想也许只有北洋人,才能理解我们北洋校友的情怀吧。

二是以人为本,凝聚师生校友的爱校之情,做一场感人至深、情意浓浓的晚会

节目的创作、表演都得到了师生校友的热烈参与。从小朋友,到八十多岁的老校友;从优青到院士;从基层管理干部到学校领导;从学生到在职教师,再到离退休教职工,全都参与其中。远道而来的校友们克服各种困难多次来校排练,有时候七十多岁的校友排练完为了赶火车,连饭都顾不上吃,但是大家都很开心,就像过一个盛大的节日。一年来还开展了北洋名诗名篇征集、原创校园歌曲大赛、我要上校庆等活动,让师生校友们有充分表达爱校之情的空间。为了增加互动性,我们努力让每个观众都参与演出,比如在晚会前的一个月,我们推送了《海棠花开》、《北洋之光》等10首校园原创歌曲,大家投票选出人气最高的3首歌,在晚会现场台上台下,全场同唱,人人参与,无比感人热烈。再比如,开展“一家天大人”活动,邀请北洋天大家庭回到母校,分享“大家”与“小家”的感人故事。

三是科学管理、群策群力,这不是一项工作,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

晚会组织中有很多具体问题,比如1500名演员怎么在刚竣工的环形狭长楼道里流动?所有房间都是落地窗没有窗帘,演员怎么换衣服?空房间没有桌椅没有镜子怎么迅速变成化妆间?手机信号没覆盖怎么通讯调度?1000多份盒饭怎么短时间送达每位演职人员?一些吃饭喝水桌子椅子等很普通的事情,在新校区新环境也都变得不容易……而这些光卖力气是解决不了的,必须科学管理。比如后台工作组制作了候场区动态规划图,演员流动大循环套小循环,科学调度,保证秩序。再比如学生创业团队3D打印出了舞蹈道具。舞台设计也是和基建施工同步的,宣怀广场还在建设中,我们就按照图纸设计舞台,等舞台设计好后,才发现与建好的宣怀广场景观不能完全匹配,然后再进行紧急调整。比如如何让舞台避开广场上的树木和石凳,如何把中间漏斗状的草坪地面搭成水平地基,这中间饱含了学校各个部门的智慧和心血。

排练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连续好多天都在下雨,大家冒雨断断续续彩排,有时候排练到凌晨三四点,津南区夜里非常冷,师生们穿得又少。我们做了好多预案,比如,当天如果下雨,那推迟半小时再演,如果还下雨,那再推迟,但是如果还是下,是不是就取消了,不演了?可是大家不甘心,决心说“下刀子也得演”。大家把120年庆典当做人生中非常荣幸的工作,到最后不再是一个工作,而是一种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大家都在为这种精神而努力。终于,2号当天迎来了“校庆蓝”,天大蓝,真可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四是力求节俭,视频音乐都是师生校友做出的“专业水准”,节约制作经费上百万元

视频制作团队由我校软件学院老师带着各学院学生承担,边学边干。开场视频《龙跃北洋》,以龙的视角表现我们龙牌大学的变迁,极具思想内涵和视觉冲击。音乐制作也由校友完成,他们也是《五大道》、 “舌尖上的中国”等的大型作品的音乐制作人。还有建筑投影,我们在舞台设计中因地制宜,把北洋纪念亭以“太极”图的方式融入到舞台中,成为舞台的一个景观,并让这个建筑成为投影屏幕,有一个镜头是北洋亭被炸了又重塑起来,这个建筑投影体现母校艰难办学,屡遭坎坷,终于浴火重生的过程,非常震撼。而这些市场价是按秒收费的,全都是师生校友们牺牲休息时间免费制作完成。

有老师激动地告诉我说“这是我们今生看到最完美的晚会。”而我们觉着,是因为有了历次校庆组织的经验积累,120年双甲子之庆才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是因为有了师生校友们的齐心协力我们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当然我们还有一些未能实现的夙愿,比如创作一部大学的“史诗”,创作一部“北洋印象”,相信未来终有一天,我们师生校友会有足够的智慧来把梦想变成现实!

因为我们始终相信“合起来创造奇迹”!

“百卅北洋 天大情怀”校庆征文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师生校友及关心了解天大的社会各界人士投稿天大故事,辑录天大人共同的历史记忆。

请点击链接,了解征稿活动详情:

https://mp.weixin.qq.com/s/0BIlXPKMjzRlT2uXpJSwpg

投稿邮箱:tianda130@163.com

(编辑 焦德芳 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