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卅天大

TOPIC

百卅天大 | 校庆征文:锐意进取的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段维彤编辑:赵晖 李萱来源:外国语学院

编者按:本文作者段维彤老师以亲身经历回顾了天津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在时代变迁中的锐意进取与持续创新。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到科研能力的提升,从前辈的传帮带到团队协作的传承,展现了天大外语教师在教书育人、服务国家战略中的使命担当。文章真实感人,体现了天大外语教育在坚守与变革中不断前行的精神风貌。

天津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前行。从传统的黑板教室到现代多媒体教室和智慧教室;从老式录音机、幻灯片、到软盘U盘移动硬盘,再到如今的网盘和云盘;从教师主导的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再到人工智能赋能师生协同成长的学习活动,大学英语教学一直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求新求变以服务国家教育战略。而在这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又蕴含着不变,这就是学校的重视,学院的支持,系部的引领,以及每位教师无私奉献的爱岗敬业之心。大学英语教学始终致力于学科突破,现从以下五方面做简要梳理。

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我于1999年心怀一颗敬畏之心入职天津大学英语教学部。非常幸运和感恩的是,我一入校就参加了“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修班”,对我来说,那是首次见证了大学英语的一轮新改革的开始。在那次会议上,我作为天津大学教师代表,认真准备和讲授了一节示范课,受到领导与同行的高度认可。返校后,天津大学启动新一轮教学改革,化工学院作为试点班,在杨福玲老师的指导下,我首次授课试点班,经过一轮教学改革,收获颇丰。嵇纬武老师与我参加了化工学院试点班经验座谈会,对试点班教学改革给予高度认可。

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为了适应学生多元化需求,在第二轮改革中,大学英语教学部开设了多门英语选修课。我承担的是英语演讲课程,课后,学生们表示教学效果好,主动与教师拍照留念。目前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期赋能新质生产力,谋划学科重点突破行动。

以赛代练提升科研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展示教师风采,系部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天津市教学基本功竞赛,我有幸参加了第六届赛事,并荣获三等奖。通过参赛,我不仅提高了教学能力,也在充分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于我而言,比赛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赛后,我第一时间整理了比赛经验和授课心得,在《英语学习》上发表了相关文章,这对于后续的科研论文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我一样,天津大学许多英语教师都有过类似教学大赛的参赛经历,并且每次都会在赛场上大展风采,收获诸多佳绩,在赢得荣誉的同时,更是促进了英语学科建设水平与提升了天大外语教师的影响力。

前辈传帮带后辈速成长。传帮带是我入职以来感受最深的一点。初入职场,前辈教师毫无保留地帮助我、指导我,使我快速成长为一名能够独挑大梁的教师,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嵇纬武老师牵头与网络学院等单位合作,我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上有了更广大的施展空间。在与外教社对接工作的过程中,也在我心中种下了科研的种子,让我踏上了科研探索的道路。不仅如此,嵇老师主审我主编的专著,并获批学校立项出版。

周可荣老师是我的另一位引路人。她带领系部教师从教育部立项起步,让我初步接触立项流程,为自己独立立项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在周老师的帮助下,我还有幸参与了剑桥商务英语和雅思英语方面的相关工作,在提升英语能力的同时,也不断规范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系部历届主任都有根据教改与学生需求编著教辅材料的经历,作为参与者,我珍惜每次参编机会,不遗余力地投身到编写工作中。所以,在老教师的影响下,我后续在专著编写和主持天津市社科立项结项中也都与系部教师合作,团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把这种传帮带的精神传递下去。

投身科研服务国家战略。先期的努力就是后期升级的基础与铺垫。首先,我参加了“天津大学第三届社科成果奖”,并且有幸获奖。随后,我主持天津市社科立项,无延期顺利结项。除了承接先期研究成果发表多篇教改教学CSSCI论文之外,鉴于历史渊源,我与冯骥才先生和多名外籍中印专家深入求教中印研究切入点,除了已经发表多篇中印跨文化相关CSSCI论文之外,也在积极参加多团队协作,申报社科项目,实现科研升级外延,助力系部院校跨文化传承。聚焦中印友好交流研究,提升外国语言文学和区域国别学学科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学英语教学二部支部委员会在日常或者疫情期间都能带领党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关注弱势群体,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必将引导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有所体现。黎恋恋老师是天津大学出版社编辑,在共同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我的工作态度给黎编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兢兢业业的精神同样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有结束了近十年的海外求学生涯,毅然回到母校任职;也有毕业后去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前往甘肃省支教;也有去北京大学直博,至今依然与老师保持联系,我们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无上荣光。他们都以“登高望远,兴学强国,再谱华章”为己任。而我们这些党员教师,同样牢记初心、承担起教育强国的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从起点出发,一路走来,我深感锐意进取的学院系部改革与个人发展密不可分。教师在为学校奉献、服务学生的同时,也实现了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