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校庆之际,10月2日下午,天津大学外国留学生校友会换届大会在卫津路校区圆满举行。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金旋、院长李锵、副院长杜修平、杨小锐、刘文伟、金语智达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笛、企业代表、退休教师代表和来自法国、格鲁吉亚、马来西亚等22个国家的30余名留学生校友出席,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大会由杨小锐主持。

大会伊始,金旋致辞,她向返校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天津大学是校友们永远的家,国际教育学院是校友们的坚强后盾,期待各位校友能常回家看看,并与母校携手,深化在科研合作、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接下来的校友代表发言环节中,来自五大洲的校友代表依次分享了自己与天大的动人故事。

马里籍校友代表哈比比教授深情回忆了自己在天大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他表示,这段经历深刻改变了他的学术生涯和思维方式。哈比比认为,校友会凝聚着天大学子间的深厚情谊,意义非凡。作为校友会一员,无论身在何方,他都将高举旗帜,为天津大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委内瑞拉籍校友代表吴瑞龙用“像家一样温暖”形容七年的求学天大感受。从语言进修到完成研究生学业,他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学院的暖心关怀。吴瑞龙认为,留学生校友会不仅是回忆分享的平台,更是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家园,他期待通过这个平台为母校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俄罗斯籍校友代表苏丽媛分享了她在天津大学的求学经历。她表示,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促使她选择来天津大学深造,而在天大的学习生活更让她对天津这座城市产生了深厚感情。她特别强调,天津大学是她的第二个家,她永远为是天津大学校友而感到无比自豪。
马来西亚籍校友代表黄伊晴围绕“感恩、成长、传承”三个关键词分享了她与天大的故事。她感谢母校提供的多元平台,并表示愿意当好天大的文化使者,在世界舞台发出更响亮的天大声音!
萨摩亚籍校友代表柯万直言“我终于回家了”!他表示,天津大学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所大学,更是他人生的重要一站,是塑造他成长和发展的摇篮。受邀参加校庆和留学生校友会换届大会,让他深深的感受到——无论身在何方,母校始终牵挂她的孩子。

带着对母校的深情,校友们为学校带来了珍贵的礼物。在情意深长的赠礼环节,校友贝卡、黄伊晴和娄缃旖分别为母校赠送了承载着深厚情谊与美好记忆的礼物;杜修平、刘文伟代表学校回赠礼物。这不仅是礼物的交换,更是校友与母校之间深厚情谊的真切体现。

随后,杜修平公布了新一届外国留学生校友会理事会成员名单。法国校友卡维和格鲁吉亚校友贝卡当选为新一届会长,哈比比、娄缃旖、卡山、苏丽媛、吴瑞龙、柯万担任副会长,冯宝平、杨小锐担任秘书长。金旋为两位新任会长授旗。

新任会长、法国外交部领事事务司副司长卡维在发言中回顾了在天津大学求学的美好经历,一字一句都都透露出真切感情。他表示将致力于加强全球校友联系,积极推动建立“五年一聚”的校友返校机制,并向国际社会展示天津大学的教育成果和中华文化。

新任会长、格鲁吉亚国家工商会驻中国广东省主席代表、广州市海外理事贝卡热烈祝贺母校建校130周年,并在发言中阐述了对未来校友会工作的规划。他表示将致力于加强全球校友联系,推动筹建留学生商会,为校友搭建商业合作与创业孵化平台,促进校友与母校的深度合作。


随后,肖笛代表金语智达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向学院捐赠贰拾伍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学校来华留学教育事业。肖笛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天大学子,希望借助AI技术推动中文走向全球,践行“服务国家、连接世界”的理念。他对能够助力母校在国际化办学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为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贡献力量而感到自豪。

李锵在总结讲话中系统回顾了学院来华留学教育工作。他表示,学院近年来在招生培养、服务保障、国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面向未来,学院将通过实施“5・20”行动计划推动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李锵强调,校友是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期待全球校友继续与母校携手同行,共同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新的贡献。


校庆当日,国际教育学院院史馆举行揭牌仪式。院史馆内系统设置了学院概况、发展历程、人才培养、支持服务体系、中文教学、学科建设等主题展区,完整呈现了国际教育学院的发展脉络与育人成果。揭牌仪式后,金旋为校友和来宾讲解院史并陪同参观,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

此次外国留学生校友会换届大会的圆满举行,不仅是天津大学13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的一抹亮色,更续写了学校与外国留学生校友的深厚情谊。未来,国际教育学院将以此次换届大会为新起点,持续拉紧我校留学生校友的“情感纽带”,搭建更多合作交流平台,让来自五洲四海的天大人,既能在母校的支持下逐梦前行,也能以校友之力反哺母校,共同为推动教育国际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贡献天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