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登华: 改革开放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高等教育的40年,是不断改革创新的40年,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建设工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让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印象非常深刻的。
全国各地各高校引导广大师生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随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向基层延伸,基层党组织在各地各高校作用显著增强,党的旗帜在高校基层阵地高高飘扬。积极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模式,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不断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
让一辆汽车同时跑在两条路上:公路和互联网。这是创业者闫方超心中,未来汽车必将换道行驶的方向——智能网联汽车,它将比你更懂车,甚至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党的领导、从严管党治党,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Leaderobot沙龙-产业发展共融》沙龙环节由浙江智昌机器人董事长甘中学博士主持,苏州绿的谐波总经理左晶先生、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刘雪楠先生、一飞智控创始人、天津大学齐俊桐教授共同参与了这场论坛。
市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李敏强有自己的思路。“重大战略机遇面前,只有闻‘机’起舞,加快‘播种’,才能实现大丰收。”他建议:“应充分利用我市‘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不断开发国家政策优势带来的资源空间,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创新服务举措,创建具有天津特色的一流营商环境。同时,将我市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与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继续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发挥出更大的聚合效应,继续完善和推进‘海河英才’行动计划,集聚和储备我市高质量发展急需的各层次人才。”
近日,创业大学生陶艺作品汇报展暨天津体育文化作品创作基地签约仪式在河西区八大里举行。天津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学生参加了本次展览
在本届“两会”上,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明东提交了“关于深入推进医教协同、服务健康天津建设的建议”。明东提到,当前,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医疗健康相关领域的结合日趋紧密,现代医学模式面临重大变革,智能医学、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新兴医学服务医疗健康产业的潜力巨大,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先导力量。
在教育部近日推出的2018教育年终盘点里,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被列入其中。去年6月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掷地有声;之后,教育部又推出“新时代高教40条”,启动实施拔尖计划2.0版,提出系列创新举措,打出改革“组合拳”。
化学学科发展至今面临的瓶颈怎样解决?中国化学学科未来该如何发展?“新化学”的路线图要指向何方?2019年伊始,学界迎来了“天大创新”!1月12日,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化学会、天津市、天津大学领导和众多院士、专家的共同见证下,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2016年12月,经天津大学和教育部选拔推荐,宋叙言入选中组部、团中央第17批“博士服务团”,挂任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协助贵阳市政府分管领导处理综合经济、教育合作、工业和信息化、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组织筹备等方面工作。
黄诚,1914年生于河北安次县(今廊坊安次区)。1930年秋入北平第四中学。1932年毕业后,考入天津北洋工学院预科,1934年夏考入清华大学地学系。其间,参加“民族武装自卫会”“世界语学会清华分会”等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爱国进步团体。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进一步蚕食我领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北平各校相继...
(通讯员 焦德芳)化学学科发展至今面临的瓶颈怎样解决?中国化学学科未来该如何发展?“新化学”的路线图要指向何方? 12日,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中国大学作为中国国家形象海外传播的重要名片,其海外传播力建设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帮助提升国家的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8日联合推出的《2018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指出,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学术影响力。
(通讯员焦德芳)1月12日,在众多院士专家见证下,我国首个“分子+”研究院在天津大学揭牌成立。“分子+”研究院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为国家级项目研究、学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分子+”是一种全新的科研理念,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年首次提出,是“分子+机理、器件加工、产业化为一体”的贯通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