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每日新报:天津力量 助力“嫦娥”登月(图)

    ​日前,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发布嫦娥四号着陆区域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月球上再次诞生5个“中国地名”,其中,着陆点周围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环形坑,其中有一个被命名为“天津”。这是怎么回事?和天津真正的联系又在哪里呢?

  • 人民日报:这个寒假很温暖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2018级本科生艾力的家在新疆新源县,需要倒三次火车。与以往不同,放假前他就得知获得了天津大学爱回家基金的资助,1000余元的返家路费有了着落。

  • 光明日报:坚持底线思维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治国理政新实践中提高党在新时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有力地保证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中国教育报:天津大学百岁教授“拼”在科研教学前线

    (通讯员焦德芳)寒假的大学校园里有些冷清,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杨恩泽却仿佛不知道假期为何物,依然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 福建日报:福州滨海新城 砥砺两载城起东南

    2018年12月1日,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市政府、福建省教育厅在福州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它对福州乃至全省教育、科技、人才、产业等方面高质量发展将产生怎样重要推动作用,结果不言而喻。而将项目落户滨海新城,可见省、市推动发展滨海新城的决心。

  • 经济日报:颜晓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思维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

  • 中国科学报:这块屏幕关照人生选择

    天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赵丹宁说,这是云课堂的屏幕和《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中屏幕的不同之处——不涉及学生在校课程教学,而是侧重科普知识。“从生活中的化学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从智能机器人到编程思想,每一讲介绍某方面的科学知识,其实也是在介绍大学中某个专业的研究领域。”

  • 大众日报:青岛发起新旧动能转换的“海洋攻势”

    青岛已然成为“科技城”,累计落户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字号”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40余家,认定天津大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0余个。

  • 滕州日报头版:我市成功举办博士滕州行考察对接活动

    ​2月14日,我市成功举办博士滕州行考察对接活动,来自天津大学等11所国内知名院校的博士及博士生来滕考察企业发展情况,对接招才引智工作。

  • 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稳就业促发展 民生投入出良策

    天津不断加大援企稳岗的投入,出台一系列普惠性政策,下大力度增加员工收入,减轻企业负担。马瑞,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

  • 科技日报:胡文平团队春节期间的“保留节目”

    放了假的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园少了几分喧嚣,空气里弥散着年的味道。春节期间,早上7点刚过,第三教学楼分子光电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灯就准时亮了起来。胡文平教授走进实验室,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 环球时报:冯骥才:应保持我们春节的仪式感

    民俗是一种亲和又美好的生活文化和生活情感。它是一种朴素的“仪式”,它不像宗教仪式那样严格规范,却由衷地发自内心。它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精神内涵和多情感内涵。

  • 经济日报:有机晶体管材料研究获突破 助力智能穿戴设备升级

    (通讯员 焦德芳)日前,天津大学李荣金、胡文平教授团队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领域取得突破,首次实现“二维有机单晶可控制备”技术,研制出新型高性能有机晶体管材料,为下一步制造高性能柔性红外探测器奠定了材料基础。

  • 光明日报:王静康院士的“忘我”【新春访名家】

    在离农历新年还有4天的时候,记者拜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静康。

  • 天津日报头版:天津大学外国留学生除夕品味传统中国年

    天津大学外国留学生除夕写春联、贴福字、包饺子,品味传统中国年。

共10980条 首页上页1...617618619620621...732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