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学院工会又要准备培训活动了,这次可是请了学校宣传部的老师进行新闻采写内容的培训,你们报名了吗?”“报名了,这不我又想去工会看看‘活力年’活动中还有没有其他精彩的活动?”日前,记者来到天津大学经管学部工会,恰巧遇到两位教职工来报名参加培训。
“欢迎来到天津参加世界智能大会”——天津大学智算学部教授王龙标在电脑屏幕上打下几个字,一按“回车”,这段文字就转换成一段甜美的人声。这就是全国首个高校人工智能新闻主播“海小棠”。为了迎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天津大学推出了一款人工智能新闻主播,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向大家介绍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介绍天津,介绍天津大学。
既是科技工作的领军者,也是教育工作的耕耘者,今年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马新宾。凌晨的北洋园是马新宾最常见的风景,身为院长的他,白天需要处理各类繁杂事务,晚上则需要搞科研,有时一忙碌起来便会废寝忘食。
日前,天津大学第二十三届仪器设备展示会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体育馆开幕。本届展会共有150余家国内外仪器设备厂商参展,分设十一大特展区和四个主题展区,涉及分析测试、电子测量、实验仪器、智慧教室、高性能计算等众多领域高精尖仪器设备,吸引了京津冀地区高校等近3000余人前来观展。
为了迎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天津大学推出了一款人工智能新闻主播,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向大家介绍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介绍天津,介绍天津大学。
5月13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即将在天津开幕。全国首个高校智能新闻主播“海小棠”在天津大学C位出道! “欢迎来到天津参加世界智能大会”天津大学智算学部教授王龙标在电脑屏幕上打下了几个字,一按“回车”,这段文字就转换成一个甜美而阳光的人声。这就是全国首个高校人工智能新闻主播“海小棠“。 为了迎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天津大学推出了一款人工智能新闻主播,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向大家介绍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介绍天津,介绍天津大学。
“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昨天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冯骥才记述文化50年”精装套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步推出。海内外120余位作家、艺术家、评论家、学者齐聚津门,共同研讨冯骥才的这套作品和他50年的文化人生。
昨日,由中国作协、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天津大学、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民协等联合主办的“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
通讯员焦德芳 范晓彬,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晓彬创新提出了“没有内扩散阻力的新型二维催化体系”,他主持完成的“石墨烯的绿色合成及其多相催化应用”推动了我国石墨烯及相关二维纳米材料的多相催化应用探索,他与团队一起帮助我国企业占领了DSD酸产品国际市场近60%份额。范晓彬(中)指导学生。天津大学 供图夜深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大楼...
作为面向全国青年群体征集生态城市建设绿色解决方案的重要平台,2019青年“生态城创想·绿色行动”环保大赛决赛5月11日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举行。来自天津、浙江、重庆等高校和机构的8个创意方案经过现场比拼,最终,天津大学“光立方──选择性聚光光伏系统”夺冠,该项目将有机会落地产业化。
“文学有一个功能,就是对时代的记录的功能,这是我所信仰的。”冯骥才在日前落幕的“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面对与会的120余名学者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看法。冯骥才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昨天,天津大学“第十二届国际文化节”在北洋广场举行。本届国际文化节包括文艺演出、文化展示和各国美食制作品尝三个部分。现场,留学生们身着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展示来自不同国家的独特风情与文化。国际文化节被誉为天大“小世博”,已在学校连续举办十余年,成为天津大学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
5月8号,由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培计划天津大学项目负责人,博士生导师马知遥教授带队的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学员回访组对合阳县非遗保护项目葫芦雕刻技艺、传统木雕、提线木偶戏、纸塑窗花等项目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回访、考察、调研。
5月11日,参观者与来自布隆迪的留学生进行互动。当日,天津大学“第十二届国际文化节”在该校举行。本届国际文化节分为文艺演出、文化展示和各国美食制作与品尝三个部分,留学生们身着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在文化展区设置实物展台,向来往的参观者进行讲解及互动。
有点燃的思政课,你听过吗?一样的课程,不一样的讲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你清楚吗?好在哪里?你感受到了吗?自信的底气,又来自哪里?不怕敏感,不怕尖锐。针锋相对,答疑解惑。《大家说理》特别节目——融媒体电视思政公开课,本期走进天津大学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