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天津大学获批创办地理科学本科专业,并将于2020年秋季招收约30名本科生。专业将按照试验班模式实施“全员导师制”,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进入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滥食野生动物的突出问题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隐患,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环境治理,执行力很重要。实际上,中央的顶层设计已经很全了,但为何会出现执行走样的情况?说明能力建设是个大问题。”3月4日上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强化的正是环境治理各方面的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3日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必须始终保持谨慎之心,一丝一毫不能放松。同时,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部分区域疫情防控的显著成效,为精准有序复工复产创造了条件。
大年三十,她们与家中的老人、丈夫、孩子告别,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途;她们剪去心爱的长发,用防护服把自己包裹严实去与病毒“硬刚”;她们肩扛起繁重的工作,却用最大的耐心与温柔面对新冠肺炎患者;卸下一身的防护的她们,看着湿透的头发、有着深深印痕的脸颊,用一张美美的自拍照向家人报个平安……在来自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感人故事中,之所以女医生、女护士更让人动容,也许就源于她们藏起了作为女性柔弱的一面,化身“白衣...
疫情防控期间,为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天津大学积极探索“云上课堂”的落地方式,学校组织骨干力量为教师“开小灶”,寻求“云上课”的最佳打开方式。半个月下来,累计共有380门本科课程、40964人次本科生、597人次教师实现了线上的“教”与“学”。天津大学在实践中摸索在线教育常态化的教学路径。
2月13日,天津大学发起服务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线上公益家教活动,得到了学子的热烈响应,仅一天半就收到有效报名表786份。这个招募期每天都在增长的数字,表达了天大学子想为战“疫”尽一份心的热切,也诠释着天大学子的家国情怀。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初,针对高校校园疫情防控场景的扫码技术,就已在天津大学投入使用。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而加快培养并提高公众的新媒体素养,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认识疫情,已经成为打好、打赢这次疫情防控战的题中应有之义。
春节假期一过,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们忙了起来,虽然不能去办公室,但每天逐一筛选就业信息,对接用人单位,一对一简历与面试辅导,层层精准推送,一系列贴心服务帮助就业信息与毕业生精准对接。
“喂,您好,我是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聂炳荣。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天大的重点用人单位,特别想邀请你们在天大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就业招聘信息。
记者日前从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获悉,由天津大学牵头组建的天津应用数学中心成为首批建设的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这不仅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挑战,也是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对突发国际公共卫生事件水平的严峻考验。
“我们要坚决控制好校门,不能打滑头仗,我们啃的就是硬骨头。”在天津大学保卫处防控疫情工作动员会上,保卫人员们用掷地有声的宣示,表达着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