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天津日报:我市高校摸查地震受灾学生情况 为有需要者提供临时困难补助及心理辅导等

    突发灾情牵动人心。昨天记者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了解到,学校快速启动受灾学生摸查工作,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临时困难补助,必要时给予心理辅导。

  • 津云:天津大学向地震及雨雪冰冻受灾学生发放补助金

    天津大学启动地震及雨雪冰冻灾害专项帮扶,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特殊时期的学习生活需求。

  • 新京报:天津大学:向地震及雨雪冰冻受灾学生开放补助金快速申请渠道

    近期甘肃、新疆、山西等地突发地震、暴雪自然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12月19日,新京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开通临时困难补助快速申请渠道:只要是生源地遭遇地震、雨雪冰冻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导致临时生活困难的天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预科生和研究生,均可通过学院向学校资助管理中心申请临时困难补助。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向地震及雨雪冰冻受灾学生发放补助金

    “天灾无情人有情,每一名学子都是母校沉甸甸的牵挂,有需要请随时联系我们!”连日来,很多天津大学学生都收到了这样的“暖心留言”。天津大学启动地震及雨雪冰冻灾害专项帮扶,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特殊时期的学习生活需求。近期甘肃、新疆、山西等地突发地震、暴雪自然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天津大学一直密切关注、关怀全体师生的安危。

  • 天津教育报:暖心!这所大学向地震及雨雪冰冻受灾学生发放补助金!

    “天灾无情人有情,每一名学子都是母校沉甸甸的牵挂,有需要请随时联系我们!”连日来,天津大学的很多学生都收到了这样的暖心留言。天津大学启动地震及雨雪冰冻灾害专项帮扶,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特殊时期的学习生活需要。近期,甘肃、新疆、山西等地突发地震、暴雪等自然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

  • 津云:【电台道】胡适走进天开园前后!

    此胡适不是彼胡适,不是“五四运动”大名鼎鼎的胡适,是一位有变二氧化碳为燃油科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

  • 津云:全国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控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津成立

    12月16日,全国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控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津举行。

  • 津云:创新求变 新飞鸽再“展翅”

    2023年9月,天津飞鸽品牌文化馆开门迎客,展示飞鸽的品牌传承故事和天津的工业文明记忆。馆内特设的DIY组装区、骑行体验区也吸引众多参观者打卡。

  • 津云:南开区各界冲锋向前“遇雪”奋战 保群众安全出行

    雪下即出,12月13到14日本市出现降雪后,南开区城管委第一时间组织环卫工作人员、设备投入到清融雪第一线。特别关注学校、医院、公交站、地铁站等区域的清雪进度,环卫职工日夜奋战,加大清理力度,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 天津日报:有一种“恋爱” 叫一课难求

    据调查,超七成学生期待学校提供爱情观教育天津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心理教师尹德圣与学生组织“追求幸福”系列团体活动。“幸福学”课堂。王小玲讲授“恋爱心理学”。曹爱华受邀参加学务会组织的师生成长沙龙活动。杨丽讲授“幸福课”。天津医科大学心理咨询健康中心教师李建伟带领学生进行“晨丹诗歌同化自愈疗法”。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 天津日报头版:为了祖国的绿水青山_记天津大学环境学院赵迎新

    2013年入职天津大学后,赵迎新便带领团队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开发螺旋载体生物膜法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开发新的电极材料用于产氢,用氢替代传统的碳源来完成低碳、高效的生物脱氮过程。

  • 新华社:飞阅13个省区市,他们为万里长城“造像”

    户外徒步、驾驶四轮越野车、操作无人机……这些看似与科研不着边的内容却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员李哲的日常。作为学院长城研究团队成员,今年45岁的李哲常年奔波在长城沿线。李哲(前)和学生徒步前往北京箭扣长城(11月3日摄)。李哲驾驶越野车和学生一起在野外作业(11月3日摄)李哲在户外准备放飞无人机(11月3日摄)。李哲在户外用无人机对北京箭扣长城进行拍摄(11月3日摄)。

  • 中国青年报:经济困难生捐52箱牛奶52个暖手宝!经历堪称逆袭

    近日,天津大学举行了一场无比暖心的捐助活动。马上就要告别“学生”这个身份,以“毕业生”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天津大学2021级硕士生邓成满通过论文答辩后做了一个决定:向52名经济最困难的本科生学弟学妹们每人捐赠一箱纯牛奶和一个暖手宝!这花了他7200多元,是他获得学校“自强之星”的奖学金。

  • 中国教育报头版:天津大学在食堂餐桌贴上了二维码 师生“扫一扫” 就餐更满意

    本学期以来,天津大学不少师生在食堂埋头“干饭”时,发现餐桌一角多了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这个写着“××食堂顾客投诉建议”的二维码,贴在天津大学两个校区的2299张餐桌上。

  • 津云:提升校园生活幸福感 “二维码”上了天大食堂餐桌

    本报记者 姜凝   这学期,天津大学不少细心的老师和同学在埋头“干饭”的同时,发现食堂的餐桌上多了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这个写着“**食堂顾客投诉建议”的小小二维码,张贴在双校区的2299张餐桌上。在餐桌上贴“二维码”之前,天津大学食堂听取的师生们在膳食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通过大厅值班经理岗、师生“面对面”活动、微北洋等网络平台、食堂满意度问卷调查及各食堂公布在大厅的投诉电话等渠道。除值班经理和经理投...

共11289条 首页上页1...188189190191192...753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