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14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吕春婉团队成功研发出新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药物。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纳米》。
记者3月19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环境学院刘庆岭教授团队与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团队以及天津工业大学梅东海教授团队合作,证明了无有机模板剂合成的具有OFF和ERI拓扑共生结构的Cu-T催化剂具有优异的脱硝性能,可用于柴油发动机尾气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处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国际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
日前,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石家庄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井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我们的节日——2024井陉民间文艺展演暨‘文化乡建’调研交流活动”在石家庄井陉举办。
昨天,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近日发布2023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70项成果(人)获2023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天津大学获批机器人工程、供应链管理两个新专业。
日前,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吕春婉团队成功研发新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药物,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纳米》。
日前,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刘庆岭教授团队与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团队以及天津工业大学梅东海教授团队证明了无有机模板剂合成的具有OFF和ERI拓扑共生结构的Cu-T催化剂具有优异的脱硝性能,可用于柴油发动机尾气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处理,相关研究成果在化学领域国际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
津云新闻讯:日前,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刘庆岭教授团队与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团队以及天津工业大学梅东海教授团队证明了无有机模板剂合成的具有OFF和ERI拓扑共生结构的Cu-T催化剂具有优异的脱硝性能,可用于柴油发动机尾气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处理。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金超团队联合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提出一种最大限度减少二氧化碳移除技术(以下简称碳移除)依赖的地球降温发展路径。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领域国际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并入选当期封面文章。
还记得2010年,我考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学习中,我了解到我国的气象数据国产化低,很容易受制于人。那时的我总想:我们中国要是有自己的全球气象服务网就好了。
李明帅在调研中国长城遗址时驾驶全地形车。作者供图共同的智慧在天津大学读博期间,我师从张玉坤、李哲教授团队,学习研究方向是中国长城烽传建筑遗产。为将长城文物资源转化为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数据资源,我们通过无人机对长城全线遗址进行扫描式连续图像采集。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春婉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药物,相关成果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纳米》上。
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大学生中更好入脑入心。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战略行动。一读曾就“新工科”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等相关议题对天津大学校长助理肖松山博士进行了深度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