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我市多所高校连日来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活动,中外师生欢聚一堂,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南开大学第十二届“汉语节”开幕式暨中秋文化嘉年华近日举办,近200名中外学生欢聚一堂,除文艺表演外,现场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非遗手工技艺体验项目,包括木版年画、书法扇面、冰皮月饼制作等,让中外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飞花令、自制中秋灯笼、民乐演奏……这个中...
月圆中秋,情暖人心。这个中秋节,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们创新各种形式,举办了一场场暖心的中秋“聚会”,了解青年需求,温暖学子心田。
2024级新生在大学的第一个中秋节怎么过?天津大学不仅为广大师生奉上精美的文创月饼,还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国际留学生等群体组织特色活动,大家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互动中,共同感受着如家一般的团圆与温暖。
在北洋园校区33教学楼,天津大学全景教学空间正式启用,占地341㎡,能同时容纳200人开展活动,是集网络教学、实境教学、三维模型授课、分组授课、虚拟实训、远程同步课堂、科学研究于一体的一整套软硬件融合空间。
2024级新生在大学的第一个中秋节怎么过?天津大学不仅为广大师生奉上精美的文创月饼,还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国际留学生等群体组织特色活动,大家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互动中,共同感受着如家一般的团圆与温暖。
天津大学月饼创意独出心裁。今年中秋,该校以传统文化为基底,融合现代设计元素,推出了一系列既美观又富含深意的月饼礼盒,不仅展现了师生们的创新精神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成为校园内外热议的话题,为传统节日增添了别样的文化韵味。
中秋节来临,我市不少高校为师生制作了极具校园特色的主题月饼或糕点,其设计饱含高校元素,既美味又漂亮,我们一起来欣赏
《光明日报》2024年9月17日 第04版又是一年中秋至,广袤田野上,五谷、瓜果“且喜人间好时节”,欢欣地成长或成熟,誓以饱满的姿态“召唤”丰收。孜矻稼穑的农人,又怎会在最后关头让期盼已久的收获留有遗憾?这不,不肯有一点疏懒的他们,正奔忙在田间地头。
LED全彩环幕、裸眼3D、全景智能板书、全景VR、AI助教……新学期伊始,天津大学启用全景教学空间开展授课,升级140余间智慧教室,以AI技术为师生学习生活赋能充电。
2024级新生在大学的第一个中秋节怎么过?天津大学不仅为广大师生奉上精美的文创月饼,还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国际留学生等群体组织特色活动,大家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互动中,共同感受着家一般的团圆与温暖。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 通讯员焦德芳 来瑞兮)2024级新生在大学的第一个中秋节怎么过?9月16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不仅为广大师生送上精美的文创月饼,还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国际留学生等群体组织特色活动,让学生们共同感受如家一般的团圆与温暖。天津大学于中秋节期间举办歌舞慰问活动。
14日下午,天津大学第三届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入学仪式,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入学仪式上,来自全国的13名新生,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是冯骥才先生关于非遗学科原理探索的书籍,即将出版。非遗学涉及到法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该书系统地梳理了非遗学科的起源、特征、核心内容等,为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中秋月圆,千里同明,吃一块月饼,节日的氛围感拉满。今年中秋,我市多所高校再次实力“宠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仁爱学院等高校向师生送出不同数量的月饼,合计超过10万块,让大家在甜甜的月饼中感受到学校浓浓的关爱。
“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天津大学推出了多款精美的文创月饼,一经发售便广受师生校友好评,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月圆中秋,情暖人心。这个中秋节,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们用亲切的团聚、甜甜的月饼温暖学子们的心田。荡漾着节日的温馨笑声,洋溢着师生的浓浓情谊,课题组里有爱、有家,更是涵养家国情怀,凝聚教育强国信念的思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