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Academic research
  • 天津大学胡明列教授团队为光孤子分子调控提供新思路

    天津大学胡明列教授领导的超快激光研究室及其合作者利用全光调制的方式,首次在飞秒激光振荡器中实现了光孤子分子的内部动力学同步。同步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表现为动力学系统中两个或多个事件节律的一致性。大到宇宙中行星的同步运转,小到公园中萤火虫的同步发光,同步刻画了简单却深刻的物理内涵,即动力学系统通过事件的复杂相互作用而自发地从随机中涌现秩序。在光学领域中,飞秒激光器作为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具有噪声低

  • 智能与计算学部软件工程团队研究成果获顶会最佳论文奖

    (通讯员 田朝)软件工程领域顶级会议37th IEEE/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ASE 2022) 于2022年10月10日至14日在美国密歇根州举办。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软件工程团队的论文《Learning to Construct Better Mutation Faults》荣获ASE

  • 智能与计算学部王晓飞教授获IEEE通信学会2022年亚太地区杰出论文奖

    (通讯员 侯晨璇)近日,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王晓飞教授所在团队发表在中科院1区SCI期刊IEEE Network(影响因子10.3)的论文“In-Edge AI: Intelligentizing Mobile Edge Computing, C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by Federated Learning”获得IEEE通信学会2022年亚太地区杰出论文奖。IEEE

  • 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陈发泽在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发表论文

    近日,我院青年教师陈发泽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响因子60.615,一区Top期刊)上发表题为《Robustand Durable Liquid-Repellent Surfaces》的综述论文,并被遴选为当期正封面(FrontCover)论文(图1)。

  • 英国物理学会Physics World杂志报道理学院张福林副教授的研究成果

    (通讯员 张福林)近日,关注世界物理科学重要进展的英国物理学会杂志Physics World以“Cloning quantum steering is a no-go”为题,专题报道了天津大学理学院张福林副教授团队发表的学术论文“Quantum Cloning of Steering”。该论文于2022年6月作为Editors' Suggestion发表在Chinese Physics L

  • 天津大学地科院王铁军教授团队“滨海湿地地表能量分配过程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取得新进展

            滨海湿地是海岸带和全球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其陆-气界面的水热交换过程能够极大影响区域的气象、水文和生态过程。但是,由于滨海湿地位于水-陆和海-陆交错带,受海-陆相互作用、水淹条件等的强烈影响,加之湿地内水、盐、植被等环境要素具有显著的空间梯度,造成滨海湿地地表能量分配过程极为复杂,其变化模式及其控制机制有

  • 天津大学地科院余光辉课题组初步揭示了土壤碳周转和养分循环中被长期忽视的羟基自由基形成过程与机制

            铁矿物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吸附亲和力等特性,通常被认为是有机碳的“锈汇”,在全球碳储存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微生物和铁矿物协同驱动的羟基自由基形成在有机碳分解中发挥着重要但被忽视的作用。铁矿物主要通过芬顿/类芬顿反应调控环境中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当环境发生氧化还原波动时,微生物促使铁矿物发生氧化还原转化而影响其催化性能。目前,

  • 天津大学地科院王铁军教授课题组“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组成时空变异规律研究”取得新进展

            作为有效的天然示踪剂,水稳定同位素组成(例如,δD、δ18O和水线氘差lc-excess)为解析陆-气界面水分交换过程、识别植被耗水水分来源等提供了关键依据,然而当前对其时空分布规律仍缺乏了解,进而为解译土壤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为此,天津大学地科院生态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王铁军教授课题组,以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天然次生林和河北省栾城

  • 2022年天津大学“医学+”专项基金项目申报说明会召开

    本站讯(通讯员 兰巧玲)为切实做好2022年天津大学“医学+”专项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进一步促进学校与附属医院及医学中心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学+”领域快速发展,9月30日下午,2022年天津大学“医学+”专项基金项目申报说明会在线上召开,百余名天津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中心及校内单位的科研人员参会。会上,医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李伟锋从基金设立背景、项目方案设计、项目流程及注意事项、形式审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

  • 前方高能,前景聚能:当锂电池邂逅分子聚集态科学

    作为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主要储能设备,可充电锂电池近年来经历了爆发式发展,其中,电池正极材料尤为重要。当前,电池中使用的无机材料成本高、地理分布不均和稀缺性已经对电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瓶颈,尤其是那些含有钴、镍和其他重金属元素的无机材料更是问题重重。从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开发可替代无机正极材料的有机材料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还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可充电有机正极材料因其可持续性强、成

  • 2021年度天津大学医工结合基金项目培训会举办

    本站讯(通讯员 徐卉子)近日,2021年度天津大学医工结合基金项目培训会举行。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基础研究处处长汤桂兰,天津大学副校级干部谭欣,天津大学科研院、财务处、医科建设办公室、药学院、生命学院、医学部有关负责同志受邀出席了开班仪式,天津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中心相关项目负责同志参加培训,会议由天津大学医学部执行主任明东主持。谭欣在致辞中向市科技局给予天津大学事业发展的支持,向各附属医院、医学中心和

  • 博士生崔亚蕾荣获2022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国际大赛最佳学术论文二等奖

    经过初赛和决赛,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张中祥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崔亚蕾的论文“Unequal age-based household carbonfootprintin China”荣获2022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国际大赛——金砖国家青年能源峰会暨国际能源青年大会特别活动最佳学术论文二等奖。

  •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李俊杰教授团队Nat Commun:微凝胶增强型水凝胶抗凝涂层

    血栓和感染是血液接触生物医学设备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 讲好中国企业管理故事——经管学部李胜楠老师团队案例再获全国“百优”

      本站讯(通讯员 宇文慧)作为中国管理案例的最高奖项历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备受学术圈关注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成立至今已有15年其评选的“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一直以来都是管理学界公认的中国管理案例高水平成果今年9月,第十三届全国“百优”评选中李胜楠老师团队撰写的案例《独立董事之困:康美案后何去何从?》经过295位专家的多轮评审从千余篇投稿中脱颖而出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李胜楠老师团队第

  • 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分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我校获批346项

    (通讯员 朱广明 韩莹)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分项目评审结果,我校346项项目获得资助,创历年新高。其中,面上项目201项,青年项目108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项,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3项,重点项目9项,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直接经费合计2.29亿元。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集中接收期间

共1355条 首页上页1...2526272829...91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