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海洋学院2022-2024级全体马来西亚籍留学生在小学期中与中国学生携手并进,在浩瀚的蓝色疆域中,共同铸就一次难忘的海洋探索之旅。
通过本年度小学期活动,海洋学院马来西亚本科学生不仅学习“海洋大数据与AI实践“、 ”AI赋能水下图像处理“、”海洋测量设计“、”水声学外业和内业实践“、 ”无人船探测技术实践“等十余门课程及讲座,还积极参与多项涉海企业的参访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
在2025年小学期启动仪式上,马来西亚留学生兴趣盎然地聆听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系教师代表对小学期实践教学活动的部署,并参观各类高端精密仪器,理解其中所运用的原理,以便在以后使用的时候能够熟练的操作。


海洋学院聚焦“人工智能+海洋”的前沿融合,为2024级海洋技术东盟专班马来西亚留学生开设“海洋大数据与AI实践”小学期课程。系统培养马来西亚籍学生在海洋动力学、海洋观测探测、海洋预测预报等领域应用Python与深度学习技术的实践能力。


为推进新工科项目式教学改革、培养东盟国家复合型海洋科技人才,海洋学院开展2023级海洋技术东盟专班马来西亚留学生“水下光学实践”小学期课程。马来西亚籍学生不仅扎实掌握了水下光学相关理论与智能处理技术,更提升了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海洋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际行动充实“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践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
为加强和提高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了解海洋观测在海洋科学研究及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海洋学院2022级马来西亚留学生在海洋学院党委书记单小麟与8位学院专业老师、2位企业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赴大连旅顺开展了出海实习活动。
在海洋学院党委书记单小麟的亲自带领下,同学们前往旅顺世界和平公园开展岸上测量工作,共分为潮位观测、水准测量、碎部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四个部分。马来西亚留学生不仅掌握了海洋测量及调查的基本方法,更亲身感受到海洋科研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无人船技术是海洋智能装备领域的前沿技术,在东盟国家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上安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级东盟专班马来西亚留学生通过海洋学院小学期“智能无人船教学实践课堂”,直接参与到无人船第一人称操作、无人船装配、以及无人船远程驾驶的全流程中,也为东盟国家未来海洋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船舶绳结是船员们至关重要的救生技能,2024级马来西亚留学生们从认识绳结开始,学习绳结的功能,历史及背后的文化传承,并亲自实践了10种在航海及生活中常用的绳结技法。


企业参访与文化实践
在2023级本科生小学期阶段,海洋技术系组织了以海洋遥感技术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与业内高新技术企业走访活动,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马来西亚留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行业认知。2023级海洋技术东盟专班马来西亚同学在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靳楠带队下赴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参观交流活动。


2023级东盟专班班长林展永同学热切表示,“在参观途中,我深刻感受到GNSS-R海洋探测技术的突破性价值。其中的双极化探测技术可精准获取海面风场、浪高等关键海洋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为海洋气象、防灾减灾及远洋航行提供关键支撑。作为海洋技术领域的学生,我更是看到了卫星技术与海洋科学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也对该公司搭建起‘云遥星座’全球监测网络系统这一目标充满期待。”
在进行企业参访社会实践的同时,海洋学院也积极推动马来西亚留学生的文化体验。在海洋学院多名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海洋学院2022级马来西亚留学生与其他本科同学在小学期实习中共同前往参观历史悠久的旅顺日俄监狱和鸡冠山炮台,以增加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理解并体验丰富的文化遗产。

海洋学院党委书记单小麟在小学期总结汇报中强调,小学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也希望马来西亚留学生们能够将小学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东盟国家高素质海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