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2025)高新技术创新发展大会—未来材料与制造”于7月12日至13日在西安成功举办,主题为“材料创新,制造未来”。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重庆、陕西、宁波等地方科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代表,20位两院院士以及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15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

图1 大会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出部署。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新技术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快速发展,成为引领制造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重要阵地。要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要加强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四个面向”凝练产业需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健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宋保维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于海斌主持特邀报告环节,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干勇围绕“高端制造用新材料发展”、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围绕“材料创新 制造未来: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围绕“超高温防热复合材料研究”分别作了主题报告。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梁书锦、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磊报告了企业创新发展经验及取得的重大成果。

图2 宋保维致辞

图3 于海斌主持特邀报告环节

图4 干勇作主题报告

图5 王树新作主题报告

图6 韩杰才作主题报告

图7 梁书锦作专题报告

图8 徐磊作专题报告
大会学术委员会发布《高新技术领域材料和制造创新发展倡议》:一是紧盯科技前沿,聚力攻克关键技术;二是瞄准应用场景,推动两创融合发展;三是完善创新生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四是加强开放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学东主持高端学术对话,王耀南、李贺军、郭东明、李卫、张卫红、于海斌等6位专家围绕未来材料与制造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9 《高新技术领域材料和制造创新发展倡议》发布

图10 高端学术对话现场
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王树新宣布2026年大会主办单位,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陈彦丞见证下,大会会旗由西北工业大学书记李言荣传递给天津大学书记杨贤金。

图11 大会会旗交接仪式
大会设置13个分会场,围绕“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进展、“十五五”创新发展重点方向、高新技术人才培养、企业创新培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大会同步围绕材料和制造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设置9个展区。会后,组织参会代表参观调研3家科研院所和企业。

图12 工业软件分会场

图13 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分会场

图14 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分会场

图15 企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分会场

图16 参观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图17 企业调研现场
本届大会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承办。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天津大学、辽宁材料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共25家单位联合主办。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为大会特别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