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从“兴学强国”到“强国有我”,从“北洋大学”到“世界一流”,130年间,一代代天大人以“不从纸上逞空谈”的务实、以“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的抱负,在教育、社会、科技服务等领域树起丰碑。本期,一起来通过几个故事来读懂130年天大人的家国叙事。
(作者:生命学院2020级硕士生 解濡语)自1895年北洋大学堂肇建之始,“实事求是”四字宛如镌刻于青铜鼎上的铭文,历经三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凝铸成独属于天大人的精神图腾。它是信仰的锻炉,锻造“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革命星火,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血脉中奔涌;它是时代的巨匠,擘画“誓铺就跨越新征程通衢”的发展宏途,让开拓精神在古老华夏的脊梁上昭彰;它是治学的北斗,指引“誓成为破开迷瘴雾长风”的求是品格,让实验室数据在产业升级中绽放价值。在历史长河的不同阶段,天大人凭借着卓越的智慧与不懈的努力,以斐然的贡献生动诠释了独一无二的“天大品格” 。
一、救国图存:惊雷破夜的觉醒者
1898年,江苏大地上诞生了一位后来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青年——张太雷。1915年,年仅17岁的他踏入北洋大学法科讲堂求学,在法学知识与共产主义思想的碰撞交融中,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赴苏俄前夕,他在给妻子的家书中深情写道:“我们现在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久的幸福。”寥寥数语,却饱含着他毅然投身革命的果敢决绝以及对中国革命必将胜利的坚定信仰,那是一种穿透岁月、震撼人心的力量。
1927年,当起义的枪声骤然响起,他冲锋在前,以无畏的勇气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然而不幸的是,他在枪林弹雨中倒下了,年仅29岁。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这一伟大誓言,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光流转,如今在北洋广场上,一座青铜雕像静静伫立,雕像中的他目光坚毅,永远望向东方,仿佛在凝视着革命胜利的曙光,又似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传承革命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
二、建国立业:夯土筑基的拓荒者
回溯至1937年,钱塘江畔,一座宏伟的大桥横跨两岸,正式通车。这座由中国桥梁工程界巨擘茅以升主持设计并建造的钱塘江大桥,堪称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它是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与建造的现代化大桥,其诞生意义非凡,宛如一把利刃,打破了当时国外桥梁技术长期垄断的局面,在中国桥梁建设的长卷上,挥毫泼墨,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启了中国桥梁建设的崭新时代。
抗战时期,为了阻挡日军南下的铁蹄,茅以升内心虽满是不舍与痛苦,却依然毅然决然地忍痛炸毁了这座凝聚着自己无数心血与智慧结晶的大桥。他深知,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的成就与心血需做出让步。而那句“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彰显出他坚定不移的信念与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了那个艰难时代里激励无数国人的精神力量。
抗战胜利后,他带领团队以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克服重重困难,让钱塘江大桥在历经战火的洗礼后,重新屹立于钱塘江之上。他用一生践行着工程报国的理想,将“实事求是”的实干精神融入每一个桥墩、每一道钢梁之中,“桥魂”之名,当之无愧。
三、强国筑梦:星辰大海的追梦人
“实验室的数据要经得起青藏高原的考验,更要对得起祖国的绿水青山。”这是苏万华院士常挂在嘴边的话,质朴平实却掷地有声,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他对科研严谨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祖国环境深切的关怀与热爱。怀揣着这份热忱与坚守,他带领团队日夜钻研,面对科研路上的重重困难,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和对科研的无限热爱,成功攻克了内燃机均质压燃低温燃烧这一关键技术,提出了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的核心学术思想。这一突破性成果意义非凡,直接促使中国柴油机排放指标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不仅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在国际内燃机领域为中国争得了亮眼的成绩与地位,让中国柴油机技术摆脱了以往“跟跑”的局面,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并在高效清洁燃烧领域实现“领跑”。
苏万华院士的科研生涯,是一条“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务实之路。他始终秉持“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科研理念,将科研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实事求是”校训在工程实践中的深刻内涵。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深受鼓舞,纷纷传承这份精神,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奋进,为祖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从“兴学强国”到“强国有我”,从“北洋大学”到“世界一流”,130年间,一代代天大人以“不从纸上逞空谈”的务实、以“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的抱负,在教育、社会、科技服务等领域树起丰碑。他们的故事在历史的坐标轴上书写着同一个答案: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用专业精神回应时代命题。正如校歌所唱:“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这既是北洋先辈的初心,也是新时代天大人的使命。
“百卅北洋 天大情怀”校庆征文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师生校友及关心了解天大的社会各界人士投稿天大故事,辑录天大人共同的历史记忆。
请点击链接,了解征文活动详情:
https://mp.weixin.qq.com/s/0BIlXPKMjzRlT2uXpJSwpg
投稿邮箱:tianda13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