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大学“无忧”实践队在天津大学团委、龙岩团市委指导下,联合漳平团市委、市旅游发展中心,成功发布漳平市全域旅游智慧化平台,并挂牌“天津大学社会实践基地”。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两岸青年共担当,校地合作兴产业”青年人才交流大会取得实效,为福建漳平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新动能。

本次交流大会汇聚两岸青年企业家与创新创业代表,聚焦青年在乡村振兴与融合发展中的使命担当。天津大学“无忧”实践队深入永福镇花卉种植基地、茶田、革命纪念馆及两岸融合馆等地的扎实调研,融合数字化技术,精心打造了漳平专属智慧文旅平台。该平台有效串联“吃住行游娱购”六大旅游要素,着力构建全域消费闭环生态,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智慧支撑。记者看到,天津大学的实践成果正在惠及当地。“茶园里种了樱花后变得更美了,茶种的更好了,民宿也发展起来了。”当地茶商吴曜任感慨道,“从单纯种茶到‘樱花茶园’的蜕变,数字化技术让我们找到了新出路。”这正是“无忧”实践队致力于用科技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体现。

在为期14天的实践中,队员们深入基层,形成了数万字详实的调研报告与资政建议,获得漳平市政府采纳。活动有效整合了旅游发展中心、台办及企业等多方力量,成功推动天津大学与漳平市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助力乡村人才引进计划,为校地合作常态化、制度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队队长、智能与计算学部2022级本科生马朝阳介绍道,“从两岸青年共话创新,到用AI模型激活茶园——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团队推出的“无忧”联名高山茶,已累计帮助茶农增收十万余元。

据了解,两年间天津大学“无忧”实践队累计走访漳平市6个镇22个村,形成调研报告40余万字。团队创始人吕永阳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用文化书写旅游新篇,汇聚更多青年力量,携手共绘乡村振兴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