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天大教育力量

作者:教育学院编辑:梁绍楠 王润嫣来源:教育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当前,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就是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刻理解把握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上来。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办学治院正确方向

教育学院必须自觉承担“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命题,践行“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根本承诺,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扎实推进“从未来到未来”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未来教育者,为推动教育全球治理创新注入核心力量。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切实增强服务国家发展责任担当

教育学院必须勇担时代重任,将国家战略的宏大叙事转化为扎实行动。围绕三大核心方向精准施策:工程教育学为全国及学校新工科建设注入教育智慧,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学习科学为对接国际前沿教育研究搭建桥梁。以前沿视野引领交叉融合创新,以开放姿态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夯实学科根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与智力保障。

深化教学科研改革,锻造服务国家教育战略的学科高地

教育学院必须紧紧围绕锻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高地这一目标,统筹推进教育学科建设与制度创新。一是优化学科结构与研究方向布局,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二是完善全流程制度设计,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三是推动跨学科深度贯通融合,培育引领教育现代化的特色优势方向;四是建设高水平学科基地与协同创新中心,增强学科集聚效应与服务效能。

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筑牢教育创新发展的学理支撑

教育学院要在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上持续深耕,在跨学科交叉研究中不断突破,在关键领域的科技赋能教育研究中积极探索,在原创性成果产出中争取引领优势。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和跨学科协同攻关,不断提升教育学科原创力和科研贡献度,为探索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有效路径提供有力支撑。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为首批“国优计划”试点高校,教育学院积极研制和实施研究生层次高素质科学类课程教师的培养方案,形成了可推广、可借鉴的制度经验。面向未来,教育学院将始终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模式创新为抓手,以示范引领为目标,在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中持续沉淀经验与方案,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持久力量。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全体师生将以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把学习贯彻落实回信精神同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耕天大特色教育学科发展道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教育学院

2025 年 10 月 10日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