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建工学院黄焱教授课题组成员参与完成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工作

作者:孙剑桥编辑:刘晓艳 殷琪来源:建筑工程学院

近日,建工学院黄焱教授课题组成员孙剑桥副研究员搭乘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船返回上海,圆满完成了此次考察任务。本次考察任务依托黄焱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海冰力学行为的跨尺度演变规律》,以揭示海冰力学行为的多尺度效应为主要目标。在本次考察中,课题组完成海冰原位扩孔强度测试63组,海冰原位悬臂梁弯曲强度测试1组、三点弯曲强度测试43组。其中,海冰扩孔强度测试与原位悬臂梁弯曲强度测试均为我国首次在极地开展。

图1孙剑桥副研究员在北极海冰测试现场

图2海冰原位扩孔强度测试

图3海冰原位悬臂梁弯曲强度测试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由“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北冰洋科学考察,统筹实施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任务。本次考察实施多船在高纬海域协同作业,提升了北冰洋考察同步观测能力,填补了北冰洋高纬海区观测数据空白,为提升海洋环境预测预报能力提供支撑。

在多船协同作业、冰面科考任务开展的过程中,对于海冰力学行为的准确把握是保障冰区航行作业安全的关键环节。然而,海冰力学行为的多尺度效应一直是极地海洋工程领域悬而未决的难题。依托本次科学考察,课题组在北极现场完成了涵盖“厘米级”“分米级”和“米级以上”3个尺度的海冰力学行为测试,“毫米级”晶体尺度的力学测试目前正在基于采集的冰坯样品继续深化开展。相关的测试数据及研究成果将推动海冰力学研究的前沿发展,并将有力服务我国极地战略的实施。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