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hina SAE)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院刘宗宽博士的学位论文“预燃室湍流射流点火氨燃料燃烧机理及发动机应用研究”成功入选,论文指导教师为周磊研究员、卫海桥教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旨在激励博士研究生潜心钻研、勇于创新,产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动中国汽车科技水平的进步。该计划每年评选一次,入选者均为全国各高校在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做出突出创新成果的顶尖博士毕业生,其评选结果备受学术界与产业界关注。此次全国共征集到214篇论文,经过函评、会评、终评答辩3个环节,最终共有9篇论文正式入选。刘宗宽博士为内燃机领域唯一入选者。
获奖博士学位论文着眼于“双碳”背景下内燃机零碳化发展的实际需求,针对氨发动机面临的着火困难、燃烧稳定性差、热效率低以及氮氧化物和未燃氨气排放高等问题,提出了采用预燃室射流点火技术优化氨发动机燃烧过程,并结合预燃室反应活性调控技术提升发动机性能的研究思路,以实现氨发动机高效清洁燃烧。首先,基于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开展了预燃室射流喷氢对氨燃烧的基础实验研究,捕捉了预燃室射流引燃氨气并诱导产生湍流火焰的着火燃烧过程,基于预燃室射流点火模式克服了氨燃烧过程面临的着火困难和燃烧缓慢的问题;其次,在氨发动机中开展了TJI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同时结合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氨发动机的反应活性控制的预燃室射流点火(RCTJI)诱导氨燃烧的燃烧模式,实现了预燃室反应活性可调控,揭示了预燃室燃料活性、关键参数及运行模式等因素对发动机燃烧改善和性能提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氨发动机高效清洁燃烧策略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简介:刘宗宽,山东济宁人,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5届博士毕业生,现为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后。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SCI论文20篇(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ESI Top 1%高被引论文3篇),EI论文8篇;申请发明专利22项(美国发明专利7项),授权9项。获2024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8)、2025年度天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