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由天津大学、太原市文物局、中共太原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的“晋祠文物建筑与周边环境系统性保护 中法学术交流工作坊”,日前在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正式举行。
中法专家团队在为期6天的密集行程中,对晋祠核心区古建筑群、石质文物及历史水系脉络,晋祠周边天龙山石窟与龙山石窟,店头村、赤桥村等古村落群及清徐葡萄产区的农业遗产进行了多维度系统性调研。其间,中法专家们结合实地考察,并与地方公众充分交流,针对性地提出了晋祠水系治理、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及生态旅游协调发展等系统保护建议,探索晋祠这一珍贵文化景观及其周边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保护的创新路径。
在太原市博物馆公开交流会上,工作坊面向公众披露针对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系统性保护的《建议书》,标志着本次工作坊研究成果的正式落地,更宣告了中法两国将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启深度合作的新篇章。
据悉,在法开署、巴黎建筑与遗产之城、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已有的合作基础上,四方计划在未来合作开展为期三年的调查研究项目,进一步深化中法在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系统性保护领域的研究合作,探索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方法,为中法合作提出一种创新性的模式和框架,形成示范性案例。为实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地球贡献中法共同的智慧。
原文链接: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cn/jwb/html/2025-08/06/content_87648_2483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