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中宏网:青春筑梦塞上 天津大学学子探寻榆林产业创新与转型密码

作者:王敏 李姝颖 韩松帅编辑:梁绍楠 罗城宇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讯 7月25日至8月2日,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暑期实践团以“聚焦能化产业发展,展现青年作为”为主题,赴榆林开展了为期10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团深入能化领域创新平台与企业一线,围绕能源类、化工类产业需求及发展方向,以实地走访与座谈交流形式广泛调研,探寻产业创新与转型路径。

实践团深入榆阳、锦界、靖边地区探寻能源产业发展痛点,先后走访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靖边采油厂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

调研交流中,实践团了解到能源企业及创新平台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呈现出明显的技术瓶颈与现实需求。多家企业强调绿色低碳技术仍需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碳捕获和封存项目虽达成碳封存与增油双赢,但其大规模推广也面临技术落地难题,需找到降本增效的新路径。” 陕西延长石油靖边采油厂油田开发科高工董小刚在交流中说。

为探寻化工产业生产技术革新与产业链升级新路径,实践团来到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陕煤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府谷京府煤化集团。

“目前产品检测设备仍高度依赖国外进口,公司对推动高端仪器设备国产化,降低成本有着迫切的需求。”府谷京府煤化集团安全总监张思田介绍,当前,化工产业聚焦于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技术融合,在技术革新中面临传统工艺产品升级问题。在产业绿色转型的路上,高校也应担负起开展科学研究的责任担当。实践团成员刘益维、高嘉竣博士立足于自身科研所学,就声学传感、光纤探测等研究领域前沿,为榆林能化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实践团指导教师焦璇介绍,榆林能化产业的转型发展,需要以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强化校企合作,而青年学子的专业所长成为连接高校科研与产业实践的重要桥梁。所以我们组织学生深入当地企业,了解行业现状和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能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天津大学 李姝颖 韩松帅)

中宏网:青春筑梦塞上 天津大学学子探寻榆林产业创新与转型密码-中宏网 (zhonghong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