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焦德芳)全球首张精确到“公里级”的“土壤水力物理背景超级世界地图”在天津大学横空出世。这张超级地图由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张永根绘制,有望成为土壤水力参数研究的革命性工具。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天津大学和天津移动等,利用人工触觉与新型自然腔道手术器械的突破技术、智能感知与交互技术,以及5G网络低时延、大带宽、切片和边缘云等特性,联合展示了基于5G网络切片的远程手术创新技术方案,对于解决跨地域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小小疫苗,关乎百姓健康。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副校长张凤宝建议,加强对疫苗生产的管控,加大处罚力度,让疫苗从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的经手者,不想、不能、不敢造假。
近日,天大卫津路校区19教学楼内6间智慧教室崭新亮相。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单筒望远镜》的写作计划已频繁出现在作家冯骥才的访谈中,经过近三十年沉淀,这部长篇小说终于和读者见面。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副主委,天津大学教授张水波是一位奔忙在“一带一路”上的学者。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等教育专业和课程设计也要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提案。
备受国内外瞩目的外商投资法草案,于3月8日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作为我国外商投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草案确立了我国新型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对外商投资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作出了统一规定,是对我国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具有家国情怀,熟悉基础设施国际化经营规律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足。”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张水波2018年对我国承担“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重任的29家大型国际工程集团公司进行调研时,很多单位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张水波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专家,在走访沿线国家时,他感受到,建立在互信互利基础上的外交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张水波:我们调研各个东道国的时候,他们就特别感谢中国两个方面——第一,中国是尊重他们的主权;第二,在国际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能在他们国家投资,给他们带来就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不但我们做了些实事,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这个方面的担当。
“天津大学——大唐移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5G应用技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举行。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和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移动)副总裁于继龙,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副校长张凤宝建议政府大力提倡进行绿色GDP核算,将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和环境污染损失价值从GDP中扣除,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修改现行经济考核机制,以绿色GDP来更全面、更客观、更有质量地衡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依靠科技手段,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变革,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张水波则认为,应增设“一带一路”所需专业。 因为调研发现许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单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资金、物资,而是人才。因此,建议从学科专业设置上,在部分基础建设相关的高等院校适当增加“一带一路”建设所需要专业。
教育兴即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依然是关注亮点,天津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张凤宝,通过充分调研和走访,在两会上建言献策,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近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同发起的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在京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任该研究院主任委员,由天津大学教授、作家冯骥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作家贾平凹等25位建筑、文化、艺术界知名专家组成了专家顾问委员会。
天津市今年将启动实施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进入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3.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