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前,一个17岁的小伙儿萌生一个关于水的梦想,立志改变中国农业“靠天收”的落后面貌,以优异成绩第一志愿考入天津大学水工建筑专业。25年来,他上洞庭湖,干水利事,实践梦想,矢志不渝,为水利事业兢兢业业,乐此不疲。
天津大学入选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副校长张凤宝认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大学必须把办学的精力集中到本科教育上,引导高校教师将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
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上午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今年天津大学将推出多项特色举措,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来自高校的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特别关心雄安新区未来的创新发展,他建议,促进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创新资源汇聚雄安,建设好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的创新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张水波接受采访时也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新鲜事物,技术与业务的创新空间非常广阔、潜力无限,需要建立科学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框架,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和市场调控相结合的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做好长期建设投入的准备。
昨日下午,在国家级贫困县甘肃宕昌第一中学,全校3600名学生同上一堂课:四名天津大学优秀学子通过“智慧空间站”云课堂,跨越1700公里“穿越”在宕昌师生面前,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建功新时代,同做追梦人。
天津大学宣怀学院将乐高引入教学,学生们通过搭建乐高,用手思考,在“玩”中构建认知、打开洞见、拓展思维、激发创意,从而教学相长。
(通讯员焦德芳)3月11日下午,在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宕昌县第一中学,全校3600名学生在一起同上一堂课:4名天津大学的优秀学子通过“智慧空间站”云课堂,从渤海之滨的天津跨越1700公里,“穿越”到位于祖国西部地区的宕昌县第一中学师生面前,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任何产业都无法在封闭保护中持续成长。”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张水波委员说,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放的家电产业,是西方国家当时相当发达的产业。
“没来过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容易有所误解,但来过中国的外国人,会为中国辩解。”经济界小组讨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张水波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话头。
3月9日至10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天津赛区竞赛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举行,来自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16所本科、高职院校学生组成的181支参赛队伍同场竞技。
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昨天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国家相关部门要尽快储备生物安全优秀人才,加强生物安全学术研究,提高全民生物安全意识。
张凤宝建议,除了注重基础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人工智能领域还要增强对数据工程师的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副主委、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张水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外商投资法的出台是我国吸引利用外资的法治保证,也是我国坚定实行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法律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的客观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天津大学在创新方面推出系列举措,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