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让机器像变形金刚一样自如地在各种形态之间来回切换?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戴建生从人类进化和细胞分裂重组过程中获得灵感,领衔完成的“机构演变与变胞机理发现及其几何形态变构理论与分岔调控机制”项目(以下简称变胞理论),让机器机构变构有了理论体系支撑,也让机器变形变构设计减少了实践试错,变得更加容易。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大学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改革,聚焦科技创新突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一流贡献彰显一流大学的责任与担当。
天津既传承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又有西式建筑取长补短,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中西合璧、古今兼容。从一个视角,凝练了天津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张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一直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多年来,他跟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总院的同事们,共同为数百个文物、历史建筑制定了修缮方案。
有专家表示,年轻人群对婚恋的困惑是导致初婚平均年龄推迟的重要原因之一,年轻人的婚恋困惑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数十年的科研生涯里,王静康一直致力于化学工程工业结晶的理论创新和新技术开发。她信奉“在科研工作上必须争分夺秒”,并且身体力行,成为周围人眼里的“永动机”。
有一位院士,始终在为实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能源革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能源革命殚精竭虑、矢志奉献,他就是谢克昌。
2022年5月25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学生志愿者在扫码记录信息。当日,该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切实保障师生员工安全。
五大道有2185栋风格不同的小洋楼,有300多位名人在此居住,每一栋小洋楼里都发生过很多故事。退休后,我一直做志愿者,在五大道为游客讲故事。没想到,因为讲故事,我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
5月27日,“用行动改变世界”——2022新时代青年社会创新影响力论坛暨“The Engine天津大学青年社会创业中心”启动仪式在云端召开。
5月27日,“用行动改变世界”——2022新时代青年社会创新影响力论坛暨“The Engine天津大学青年社会创业中心”启动仪式在云端召开。
《科技日报》2022年05月26日08版 病毒复制次数越多,说明其感染人数越多,它发生突变的几率就越大、出现变体的数量就越多。
近日,“我国科学家发明超快海水淡化膜”这一话题冲上热搜,这项研究由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师生共同组成的科研团队完成,相关成果已发表在近期的《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据
我国光学领域的“重量级”社会奖项──第十八届王大珩光学奖评选结果近日揭晓,南开大学张平、天津大学陈勰宇脱颖而出,获得此奖。